[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17454.5 | 申请日: | 202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1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亚;张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亚 |
| 主分类号: | B01D33/35 | 分类号: | B01D33/35;B01D33/70;B01D33/80;C02F9/04;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杨明辉 |
| 地址: | 24107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工业废水 重金属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去除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离心式过滤器包括筒体;筒体底部通过截止阀连通有排水管,筒体内靠近底部位置固连有一组托架,托架上固连有托环;托环上放置有底部为锥形的上下贯穿的分离筒,分离筒上部外周滑动连接有保持架,保持架与筒体内壁固连,保持架不影响废水循环;分离筒内壁通过支架固连有弹性的过滤网;分离筒侧壁圆周均布一组过滤孔,分离筒底部外周固连有外齿圈;筒体底部通过固定架固连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筒体内的一端固连有齿轮,齿轮与齿圈啮合;本发明通过废水在分离筒与筒体之间不断循环,增加废水的过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去除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重金属在环境、食品和生物体中存在的浓度和化学形态。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水污染中,还有一部分在大气和固体废物中。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效应得以净化,使危害性降低或消除;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
从环境污染方面来看,重金属污染最具代表性的是汞、镉、铅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在水环境中不能被分解,人类饮用后毒性放大,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会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化合物。
目前,现有的工业废水重金属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电解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等。
(1)化学沉淀法:在工业废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其与废水中某些溶解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盐而沉淀下来,这种方法称为化学沉淀法。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包括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和钡盐沉淀法等。
(2)电解法: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在阳极和阴极上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重金属富集,从而使废水中重金属得以去除,并可回收重金属。电解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具有运行可靠、重金属去除率高,可回收利用等特点。但由于重金属浓度低时电耗大、投资成本高,电解法只适合处理高浓度重金属废水。
(3)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一种方法,传统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粘土矿物等天然物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对重金属去除率高,但价格昂贵,使用寿命短。近些年来发现矿物材料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其中天然沸石吸附能力最强,也是最早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矿物材料。
(4)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不改变溶液的化学形态使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和浓缩的方法。膜分离技术在反应过程中不发生相变化,分离效率高,操作及维护方便,分离和浓缩同时进行,可回收有价值的重金属。常见的膜技术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液膜等。
(5)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重金属离子发生交换反应,从而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离子交换技术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净化后出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远低于化学沉淀法处理后出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通过回收再生后的溶液,可以实现重金属的回收。离子交换树脂性能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有较大影响。
上述传统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技术复杂、处理效果不稳定等缺点因此,有必要摆脱现有的处理技术思路,开辟出处理工业废水重金属的新途径,进而开发一种全新形式的工业废水重金属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工业废水重金属处理方法中化学沉淀法、电解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等存在成本高、技术复杂、处理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去除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去除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亚,未经张红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74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电极焊接的螺纹水道冷却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陶瓷电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