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实现均匀分流的混合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6463.2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丁旭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均匀 分流 混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实现均匀分流的混合井,包含掺混井和分流井,掺混井一侧与外部雨污管涵相连、另一侧经矩形箱涵与分流井连接,分流井为扩散结构且分为两仓,各仓分流井设置斜置分隔墩进行流量分配,每个分流仓后方为多个出水涵道,各出水涵道的进口均设置丰字形整流措施以保障出水箱涵进流的均匀性。本发明通过利用混合井可以收集不同来流方向的雨污水,通过掺混井使进流得到充分混合,再通过分流井实现向多个污水处理厂进行均匀分流目的。本发明的混合井结构形式简单、容易施工制作,有效提高了城市雨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且保证配水的均匀性,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适于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改造工程中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雨污排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实现均匀分流的混合井。
背景技术
雨污排水系统是处理及排除雨、污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热岛效应引起降雨量变多,雨水和污水的排水量显著增大,使得城市市政管网数量增多,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提升亟待增强。因受城市用地、地下空间规划及地理条件等限制,市政管道系统变得十分复杂,缺乏有效的工程措施对不同来流方向的雨、污水进行合理调配。如何实现均匀分配雨、污水,保障雨、污水在输送过程中不产生不良流态,成为当前市政雨污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实现均匀分流的混合井,该能实现均匀分流的混合井在有限用地面积的情况下,对多条雨、污水管涵进行混合并实现向各污水处理厂进行均匀分配的作用;同时,还能保证不同来流方向、不同流量的雨、污水充分混合且不产生恶劣流态,从而有效提高了城市雨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且保证配水的均匀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实现均匀分流的混合井,包含掺混井和分流井。
掺混井一侧与外部雨污管涵相连,另一侧经矩形箱涵与分流井连接。
分流井为扩散结构,分流井的出水口与出水箱涵相连接。
分流井通过分仓墩分隔为对称布置的两个分流仓。分仓墩的进水头部伸入矩形箱涵内,将矩形箱涵分隔为对称布置的两个矩形箱涵仓。分仓墩的出水尾部伸入出水箱涵内,将出水箱涵分隔为对称布置的两个出水箱涵仓。
每个出水箱涵仓内设置N2个竖直分隔墩,将每个出水箱涵仓均分为N1个出水涵道,其中N2= N1-1。
每个分流仓内均设置有N2个斜置分隔墩,斜置分隔墩的进水头部与分流井的进水口之间具有分流间隙,斜置分隔墩的出水尾部与竖直分隔墩相连接。
每个出水涵道的进水口均设置有整流装置,用于保证分流流速分布的均匀性。
掺混井为长方体结构且长度为L1、宽度为W1、高度为H1;掺混井与2个外部雨污管涵连接,2个外部雨污管涵相互垂直且分别位于掺混井的上部及下部,2个外部雨污管涵的断面均为正方形断面且端面边长均为W2=(0.2~0.4)W1,2个外部雨污管涵分别与掺混井相邻壁面的距离均为W3且满足W3=0.1W1。
矩形箱涵的高度H2满足H2=(0.2~0.3)H1,长度L2=(0.5~1.0)W1;每个矩形箱涵仓均通过一块中隔板分隔为对称布置的两孔进水涵道;中隔板的厚度B1满足B1=(0.01~0.015)L1,每孔进水涵道的宽度W4满足W4=(0.8~0.1)L1,矩形箱涵与掺混井上壁面和邻近的掺混井侧壁面的距离均为H3且满足H3=0.1W1。
分流井高度与矩形箱涵相同且均为H2,分流井的扩散角度α=135°,分流井的长度L6满足L6=(1~1.2)W1,斜置分隔墩与分流井进水口之间的分流间隙均为L3,且满足L3=(0.3~0.4)L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6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