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土壤改良作用的矿物质基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6427.6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仲动芯新材料(盱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G3/90;C05G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土壤改良 作用 矿物质 基肥 增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土壤改良作用的矿物质基肥料增效剂,其成分的重量配比包括:火山灰12‑24份、煤残渣13‑28份、稀土14‑27份、石灰1.8‑3.5份、尿酶1.7‑2.7份、磷酸酶2.5‑6份、脱氢酶1‑3份、氨化细菌2‑6份、放线菌3.5‑6份、圆褐固氮菌4‑7份、棕色固氮菌1.5‑4份、泾阳链霉菌3‑8份、地衣芽孢杆菌2‑3份、枯草芽孢杆菌0.6‑1.5份、哈茨木霉菌0.5‑1.2份、胶质芽孢杆菌0.6‑1.4份、凝结芽孢杆菌1‑2份、巨大芽孢杆菌2‑4份、聚谷氨酸4.5‑5.5份、聚丙烯酰胺1.7‑3份、脲酶抑制剂4‑6份、氨稳定剂1.5‑3份。本发明的采用多种矿石进行组合,提高了矿物质含量,同时天机的多种微生物酶,可以加速对土壤中肥料进行分解,同时添加了多种生物菌类,可加强土壤的活性,并且整体可抑制土壤中脲酶活性,延缓尿素水解,较为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土壤改良作用的矿物质基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本来是各类废弃物的天然收容所和净化处理场所,土壤接纳污染物,并不表示土壤即受到污染,只有当土壤中收容的各类污染物过多,影响和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在卫生学上和流行病学上产生了有害的影响,才表明土壤受到了污染。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很多,如工业污泥、垃圾农用、污水灌溉、大气中污染物沉降,大量使用含重金属的矿质化肥和农药等等。
增效剂,一般指本身不具备某种特定活性或活性较低,但在与具备此种活性的物质混用时,能大幅度提高活性物质的性能的一类物质。常见的增效剂有农药增效剂、肥料增效剂、混凝土增效剂、抗菌增效剂、脱硫增效剂等,肥料增效剂是以农作物必需的中微量元素为主,配合脲酶抑制剂、氨稳定剂,再辅以生物菌剂、杀虫剂、植物生产促进剂配制而成。微生物有机肥料增效剂与各种有机肥、农家肥等配施,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满足作物各生育期养分的需求,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环境,是最佳的肥料增效产品。
目前传统的肥料增效剂缺少矿物质,长期使用导致土壤的酸碱不够平衡,并且农作物矿物吸收少,导致产量降低,针对这些问题,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土壤改良作用的矿物质基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土壤改良作用的矿物质基肥料增效剂,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土壤改良作用的矿物质基肥料增效剂,其特征在于:其成分的重量配比包括:火山灰12-24份、煤残渣13-28份、稀土14-27份、石灰1.8-3.5份、尿酶1.7-2.7份、磷酸酶2.5-6份、脱氢酶1-3份、氨化细菌2-6份、放线菌3.5-6份、圆褐固氮菌4-7份、棕色固氮菌1.5-4份、泾阳链霉菌3-8份、地衣芽孢杆菌2-3份、枯草芽孢杆菌0.6-1.5份、哈茨木霉菌0.5-1.2份、胶质芽孢杆菌0.6-1.4份、凝结芽孢杆菌1-2份、巨大芽孢杆菌2-4份、聚谷氨酸4.5-5.5份、聚丙烯酰胺1.7-3份、脲酶抑制剂4-6份、氨稳定剂1.5-3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火山灰24份、煤残渣28份、稀土27份、石灰3.5份、尿酶2.7份、磷酸酶6份、脱氢酶3份、氨化细菌6份、放线菌6份、圆褐固氮菌7份、棕色固氮菌4份、泾阳链霉菌8份、地衣芽孢杆菌3份、枯草芽孢杆菌1.5份、哈茨木霉菌1.2份、胶质芽孢杆菌1.4份、凝结芽孢杆菌2份、巨大芽孢杆菌4份、聚谷氨酸5.5份、聚丙烯酰胺3份、脲酶抑制剂6份、氨稳定剂3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火山灰2份、煤残渣3份、稀土4份、石灰1.8份、尿酶1.7份、磷酸酶2.5份、脱氢酶1份、氨化细菌2份、放线菌3.5份、圆褐固氮菌4份、棕色固氮菌1.5份、泾阳链霉菌3份、地衣芽孢杆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0.6份、哈茨木霉菌0.5份、胶质芽孢杆菌0.6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巨大芽孢杆菌2份、聚谷氨酸4.5份、聚丙烯酰胺1.7份、脲酶抑制剂4份、氨稳定剂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仲动芯新材料(盱眙)有限公司,未经华仲动芯新材料(盱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6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