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6343.2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春;孙青;叶伟;缪爱东;曹华;卞祖宏;朱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江苏东方电缆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4;C08L53/02;C08L51/06;C08K13/06;C08K9/06;C08K3/22;C08K3/04;C08K5/20;C08K5/098;B29B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烟无卤 阻燃 电缆 护套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100重量份数的聚丙烯PP,10~100重量份数的SEBS、15~100重量份数的POP、100~500重量份数的无机阻燃剂、2~50重量份数的阻燃协同剂、0.1~20重量份数的润滑剂、0.5~10重量份数的抗氧剂、1~20重量份数的增容剂;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依次加入密炼机混合均匀,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150~230℃熔融挤出造粒,制得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添加阻燃协同剂,降低了阻燃剂MDH/ATH的添加总量,既满足阻燃的要求,又有效保持材料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护套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作为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阻燃电缆护套一般采用聚氯乙烯(PVC)和卤素阻燃材料。但随着近些年环保的日趋严格和阻燃评价的更加规范,含卤的电缆材料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氢氧化镁(MDH)和氢氧化铝(ATH)等无机盐阻燃剂具有阻燃和抑烟的双重作用,是阻燃电缆无卤低烟化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但MDH和ATH阻燃剂需要很高的添加量,这不仅会大大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而且会增高混合物的熔体粘度而使加工变得困难。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发明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电缆护套材料,通过添加阻燃协同剂,适度降低阻燃剂MDH/ATH的添加量,既满足阻燃的要求,同时又有效保持材料的力学性能,不仅具有阻燃性高、生烟性低、柔性好和耐温性佳的特点,而且保持了很高的力学强度。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材料,其中,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100重量份数的聚丙烯PP,10~100重量份数的SEBS、15~100重量份数的POP、100~500重量份数的无机阻燃剂、2~50重量份数的阻燃协同剂、0.1~20重量份数的润滑剂、0.5~10重量份数的抗氧剂、1~20重量份数的增容剂。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材料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聚丙烯PP为均聚型PP,其熔融指数为1.0~10.0g/10min(230℃/2.16KG),拉伸强度≥30MPa,熔点≥165℃;优选地,所述均聚型PP的熔融指数为1.0~5.0g/10min(230℃/2.16KG)。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材料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SEBS为颗粒状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其分子量为10万~35万,拉伸强度≥10MPa,邵氏硬度为60A~88A,熔融指数为2.0~10.0g/10min(230℃/2.16KG);优选地,所述的SEBS分子量为20万~35万,拉伸强度≥20MPa,熔融指数为2.0~5.0g/10min(230℃/2.16KG)。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材料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POP弹性体为丙烯类共聚物,其拉伸强度≥12MPa,邵氏硬度为65A~90A,熔融指数为2.0~15.0g/10min(190℃/2.16KG);优选地,所述的POP的拉伸强度≥15MPa,邵氏硬度为80A~90A,熔融指数为5.0~10.0g/10min(190℃/2.16KG)。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材料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无机阻燃剂为经过表面处理的微米级氢氧化镁(MDH)和氢氧化铝(ATH),其粒径尺寸d50=0.1~10μm;所述氢氧化镁(MDH)与氢氧化铝(ATH)之间重量份数比:1:1-1:3。
优选地,所述经过表面处理的微米级氢氧化镁(MDH)和氢氧化铝(ATH),其表面为采用氨基硅烷改性,其粒径尺寸为d50=1.0~3.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江苏东方电缆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大学;江苏东方电缆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6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