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浮标的多体制异构数据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16208.8 | 申请日: | 202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0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商志刚;王谋业;王成才;楚立鹏;安妍妍;张博;付圣峰;邱海羽;杨丰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G08C23/02;G08C23/04;H04B13/02;G08B13/00 |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吴淑艳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浮标 体制 数据处理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浮标的多体制异构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实现海洋探测领域数据的融合处理。基于浮标的多体制异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探测子系统,包括水面探测模块和水下探测模块,用于通过水面探测模块和水下探测模块获取探测范围内的、多体制异构探测数据并发送给信息处理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包括水面通信模块和水下通信模块;信息处理子系统,包括挂载于浮标上的异构信号处理机,用于对接收到的多体制异构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各多体制异构探测数据中分别提取数据特征信息;利用数据融合技术识别目标对象及其类型;向控制子系统输出目标对应识别结果;控制子系统,用于任务调度、能力管控、应用场景切换、系统状态上报、数据存储及转发等功能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浮标的多体制异构数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多体制异构数据与普通同构数据相比,具备如下五个差异化特点:
1.生成平台:数据的产生可能来源于同一系统多类平台,也可能来自多个系统不同类型平台;
2.结构类型:数据结构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
3.数据大小:数据生成平台不同,数据大小会存在很大差别;
4.数据质量:不同平台生成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质量不一;
5.数据格式:平台不同,数据传输信道不同,数据格式也会有差异。
目前对多体制异构融合系统的研究,大部分涉及大数据及数据融合技术,并且在航空、金融、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等领域均有具体应用,应用于海洋探测领域相对较少,如何实现海洋探测领域数据的融合处理成为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浮标的多体制异构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实现海洋探测领域数据的融合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浮标的多体制异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探测子系统、通过水面浮标搭载的通信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所述探测子系统包括水面探测模块和水下探测模块,所述通信子系统包括水面通信模块和水下通信模块,其中:
所述探测子系统,用于通过所述水面探测模块和水下探测模块获取探测范围内的、多体制异构探测数据;将获取的多体制异构探测数据发送给所述信息处理子系统;
所述通信子系统,用于通过水面通信模块和水下通信模块进行系统水上、水下的信息交互与数据通信共享;
所述信息处理子系统,包括挂载于浮标上的异构信号处理机,用于对接收到的多体制异构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各多体制异构探测数据中分别提取数据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数据特征信息,利用数据融合技术识别目标对象及其类型;向所述控制子系统输出目标对应识别结果;
所述控制子系统,用于系统任务调度、能力管控和应用场景切换,根据接收到的目标对象识别结果向岸基数据中心进行状态上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面探测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水面光电设备、雷达和卫星遥感设备;所述水下探测模块包括水听器阵列和磁探设备;所述水面探测模块包括小型探测设备和大型探测设备,其中,小型探测设备搭载在所述浮标本体上,所述大型探测设备布设于岸端,水听器阵列挂载在浮标下端或者布放于浮标下端海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面通信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卫星通信设备、L波段无线通信终端、短波通信设备;所述水下通信模块包括水声通信机和蓝绿光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浮标本体搭载有所述水面通信模块,所述水声通信机和蓝绿光通信设备挂载在所述浮标本体下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处理子系统,还用于根据提取的数据特征信息,利用数据融合技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和方向信息;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目标对应的方位信息和方向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的航迹进行跟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6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