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威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5893.2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9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董超;刘雷;马威;付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乾冠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郑思思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威胁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1.一种威胁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处理集合,将所述待处理集合的事件记为威胁事件,各个威胁事件的攻击类型相同且所属地址均位于预设区域内;
获取各个威胁事件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攻击源和攻击目标;
将攻击源相同的所述威胁事件归为同组并记为嫌疑组;
统计各个嫌疑组对应的攻击目标数量并记为数量a1,判断所述数量a1是否大于预设值b1,若是,则标记对应的攻击源;
将攻击目标相同的所述威胁事件归为同组并记为受害组;
统计各个受害组对应的攻击源数量并记为数量a2,判断所述数量a2是否大于预设值b2,若是,则标记对应的攻击目标;
将被标记的所述攻击源、被标记的所述攻击目标均记为标记IP;
将所述标记IP与IP地址库匹配,得到所述标记IP的区域数据;
判断所述区域数据是否为无,若否则进入有区域处理模式,若是则进入无区域处理模式;
其中,所述有区域处理模式包括以下步骤:获取IP通报数据库,所述IP通报数据库包括被通报的IP;判断所述标记IP是否与所述IP通报数据库匹配,若否,则更新所述IP通报数据库;
其中,所述无区域处理模式包括以下步骤:获取IP通报数据库,所述IP通报数据库包括被通报的IP;判断所述标记IP是否与所述IP通报数据库匹配,若否则更新所述IP通报数据库,并对所述标记IP进行溯源;若是,将所述IP通报数据库内与所述标记IP匹配的IP记为匹配IP;判断所述匹配IP与所述标记IP的规则ID是否相同,若否,则更新所述IP通报数据库,并对所述标记IP进行溯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威胁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攻击类型包括DDoS攻击、木马攻击、邮件威胁、蠕虫攻击、网络钓鱼攻击、口令入侵、节点攻击、网络监听、安全漏洞、端口扫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威胁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信息还包括所述威胁事件的发生时间,所述嫌疑组和所述受害组均基于所述发生时间排序。
4.一种威胁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处理集合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集合,将所述待处理集合的事件记为威胁事件,各个威胁事件的攻击类型相同且所属地址均位于预设区域内;
基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威胁事件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攻击源和攻击目标;
分组模块,用于将攻击源相同的威胁事件归为同组并记为嫌疑组;
统计判断模块,用于统计各个嫌疑组对应的攻击目标数量并记为数量a1,判断所述数量a1是否大于预设值b1,若是,则标记对应的攻击源;将攻击目标相同的所述威胁事件归为同组并记为受害组;统计各个受害组对应的攻击源数量并记为数量a2,判断所述数量a2是否大于预设值b2,若是,则标记对应的攻击目标;将被标记的所述攻击源、被标记的所述攻击目标均记为标记IP;将所述标记IP与IP地址库匹配,得到所述标记IP的区域数据;判断所述区域数据是否为无,若否则进入有区域处理模式,若是则进入无区域处理模式;
其中,所述有区域处理模式包括以下步骤:获取IP通报数据库,所述IP通报数据库包括被通报的IP;判断所述标记IP是否与所述IP通报数据库匹配,若否,则更新所述IP通报数据库;
其中,所述无区域处理模式包括以下步骤:获取IP通报数据库,所述IP通报数据库包括被通报的IP;判断所述标记IP是否与所述IP通报数据库匹配,若否则更新所述IP通报数据库,并对所述标记IP进行溯源;若是,将所述IP通报数据库内与所述标记IP匹配的IP记为匹配IP;判断所述匹配IP与所述标记IP的规则ID是否相同,若否,则更新所述IP通报数据库,并对所述标记IP进行溯源。
5.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威胁信息处理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威胁信息处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乾冠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乾冠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58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几何纠正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科技项目申报线上服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