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出盾尾的管片环上浮、错台精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5761.X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2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钟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E21D9/06;E21D11/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严海晨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出 管片 上浮 精细 模型 建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出盾尾的管片环上浮、错台精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确定隧道结构的设计信息后,建立能考虑管片所受上浮力、盾尾千斤顶的推力大小及方向、相邻管片环接头剪切刚度的精细化数值模型。本发明利用自制的浮力测试试验装置较为精确地测试出管片所受上浮力,能够更好地反映管片在壁后注浆包裹状态下的上浮情况。考虑盾构机姿态变化引起盾尾千斤顶对管片环推力大小及方向的变化,更好地反映隧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盾尾管片环的纵向受力特性,以及对管片上浮的影响。考虑相邻管片环接头剪切刚度,能够更好地反映盾尾管片环弯曲变形及剪切变形的纵向特性,更精确的确定盾尾管片环上浮引起的位移、错台及附加内力,为施工的过程控制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脱出盾尾的管片环上浮、错台精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属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了大城市的通病。采用大流量的地铁运输是大城市高效运营的一种有效交通组织形式,而盾构隧道工法由于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小、安全高效快速掘进的功能使之成为了城市地铁建设的主流方法。
盾构机尾部进行管片拼装的施工工艺必然导致拼装的管片环与地层之间存在一环形空隙——盾尾空隙。盾构管片壁后注浆是盾构隧道工法中通过向该空隙中泵入浆液进行主动控制地层沉降和稳定管片。国外大多采用具有速凝特点的双液浆进行同步注浆,满足壁后注浆工艺的功能要求,但是对操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否则极易导致堵管被迫频繁停工严重影响工期。正因为如此,国内地铁施工盾尾壁后注浆液通常采用单液浆,其初凝时间过长,导致刚脱出的管片环长期处于液态浆液的包裹中。通过初步计算,可知管片环初期所受到的浆液浮力为管片环自重近4倍,脱出盾尾的管片环上浮是必然的。目前地铁盾构隧道现场施工监测结果显示,刚脱出盾尾的管片环上浮量在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使得管片拼装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管片破损、裂隙、错台、渗漏现象比比皆是,对将来的地铁运营安全和隧道维护带来巨大的挑战。
目前对于该问题解决存在以下两个难题:1)浆液对管片环的上浮力如何确定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目前都不清楚;2)为了减少管片环错台,管片环侧面发展了多种定位栓、定位凹凸榫等多种形式,其对管片环间接头剪切刚度贡献目前不清楚。随着我国对地铁建设质量越来越重视,该问题的解决提到日程上,引起我国工程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脱出盾尾的管片环上浮、错台精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脱出盾尾的管片环上浮、错台精细化三维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考虑管片环侧面接触摩擦、螺栓剪切、定位榫剪切综合剪切效应,能够精确确定管片环间接头的剪切刚度。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脱出盾尾的管片环上浮、错台精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调查盾构管片环的结构构造及力学参数:
所述的盾构管片环的结构参数是指:盾构管片环的内、外直径,管片环宽,管片混凝土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摩擦系数,管片环间连接螺栓型号及个数,螺栓长度,螺栓直径,螺栓剪切模量,管片环间定位榫的类型、个数及榫尺寸。
第二步、确定相邻管片环接头剪切刚度:
通过建立考虑管片环间螺栓、定位榫连接和管片环缝接触的相邻两环或三环管片环错台有限元数值模型,确定管片环接头剪切刚度。
第三步、测试脱出盾尾管片环所受的壁后注浆液浮力:
通过自主研制的浆液上浮力测试装置,研究不同类型的浆液在不同注浆压力作用下,其浮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第四步、收集盾尾千斤顶对盾尾刚拼装管片环的推力大小及方向:
盾构推进过程中,根据油缸千斤顶压力的读数以及盾构机姿态、盾尾拼装管片环的姿态,确定盾尾千斤顶作用于管片环的推力大小及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5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