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高熵合金颗粒增强型细晶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5670.6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9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霞;杨潇;闫志峰;董鹏;程步云;王文先;段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B23K20/24;B23K20/2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赵禛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合金 颗粒 增强 型细晶铝基 复合材料 方法 装置 | ||
1.制备高熵合金颗粒增强型细晶铝基复合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摩擦焊装置的工作平台(1)上固定设置有水槽(2),水槽(2)的前侧面上设置有进水口(3),水槽(2)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出水口(4),进水口(3)与出水口(4)关于水槽(2)中心对称;夹具安装在水槽(2)中,所述夹具包括垫块(5)、压块(6)和锁紧螺栓,垫块(5)固定安装于水槽(2)中,垫块(5)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压块(6),锁紧螺栓分别设置于垫块(5)的首尾两端,锁紧螺栓将待加工铝合金板(8)压紧于压块(6)与垫块(5)之间。
2.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制备高熵合金颗粒增强型细晶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铝合金板(8)表面预处理
若铝合金板(8)的厚度≤5mm,打磨铝合金板(8)任一侧表面作为待加工表面,若铝合金板(8)的厚度为5<厚度≤10mm,分别打磨铝合金板(8)上下两侧表面作为待加工表面,直至待加工表面粗糙度为0.8 µm,然后在铝合金板(8)的待加工表面上冲制若干直径为1.5~3mm的盲孔(9),盲孔(9)间距为0.5~1 mm,若铝合金板(8)的厚度≤5mm时,盲孔(9)孔底与铝合金板(8)底面之间的距离为0.5 mm,若铝合金板(8)的厚度为5<厚度≤10mm,盲孔(9)孔底与铝合金板(8)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0.5 mm;
S2、将粒径为15~53 µm的高熵合金粉末填入步骤S1冲制的盲孔(9)中,采用圆柱棒将填入盲孔(9)中的高熵合金粉末压实,圆柱棒与盲孔(9)内壁间隙配合,重复操作本步骤S2多次,直至压实的高熵合金粉末填满盲孔(9);
S3、将步骤S2制得的填实高熵合金粉末后的铝合金板(8)装卡在水槽(2)内的夹具上,采用无针搅拌头(11)对待加工表面上盲孔(9)的开口处进行密封处理,无针搅拌头(11)的旋转速度为1000~1400 rad/min,行进速度为40~60 mm/min,压入量为0.3~0.5 mm,倾斜角为0~3°,盲孔(9)开口处制得密封层(10),防止加工过程盲孔(9)内高熵合金粉末逸出;
S4、启动冷却水系统,冷却水持续由水槽(2)的进水口(3)流入,然后由出水口(4)排出,冷却水流速为2000~4500 L/h,冷却水循环过程中保证铝合金板(8)全部浸没在水中,并且铝合金板(8)的浸没深度不小于20mm;搅拌摩擦焊装置控制有针搅拌头(7),移动至铝合金板(8)待加工面的上方,有针搅拌头(7)在水下进行3~5道次搅拌摩擦加工,每次有针搅拌头(7)行进方向均与前次方向相反,有针搅拌头(7)旋转速度为1000~1400rad/min,行进速度为40~60 mm/min,压入量为0.3~0.5 mm,倾斜角为0~3°;
S5、打磨、砂光处理:有针搅拌头(7)经过3~5道次搅拌摩擦加工后移出加工工位,拧松夹具将制备出的铝基复合板置于钢质平板上,用砂纸打磨周边及加工后的表面,制得高熵合金颗粒增强型细晶铝基复合材料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高熵合金颗粒增强型细晶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板(8)的材质为5083Al,所述高熵合金粉末的材质为AlCoCrFeNi高熵合金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56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