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癌栓过滤组件、癌栓辅助清除器械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5310.6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6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震杰;肖亮;薛文俊;李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医疗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17/12;A61F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组件 辅助 清除 器械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癌栓过滤组件、癌栓辅助清除器械及其操作方法,所述癌栓过滤组件利用外鞘、第一滑移件和第二滑移件的三层套管设计,可以提高其在血管中的定位效果。再者,通过令第一滑移件相对于外鞘和第二滑移件移动,可以精确调节过滤件的展开状态,借以提高血管中癌栓的过滤效果。再者,本申请所提供的癌栓辅助清除器械为基于癌栓过滤组件而设计,用于在过滤血管中的癌栓的同时,提供以血管内阻断方式封堵血管中的血流,借以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技术设备领域,尤指一种癌栓过滤组件、癌栓辅助清除器械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肾癌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病死率超过40%。肾癌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易向肾静脉系统的血管管腔内扩散,形成静脉癌栓。在所有肾癌患者中,4%-10%的病例癌栓延伸至肾静脉甚至下腔静脉,并有可能向近心端迁移直至右心房。
根据各中心统计结果显示,50%-70%存在下腔静脉癌栓的肾癌患者可通过根治性肾切除术和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获得较好预后。
现有癌栓滤器术前经颈静脉放置于肝静脉、肾静脉之间,置入位置低,且现有的癌栓滤器结构仅针对术中过滤使用,但滤网孔径过大,且滤器不便于术中取出,临床医生不得不舍弃放置滤器,无保护条件下癌栓一旦脱落致肺转移、猝死风险高。另外,现有滤器结构造成手术过程中下腔静脉阻断血流困难,阻断(采用阻断夹或橡胶管)不完全或滤器刺破下腔静脉导致大出血等问题,气腹条件下可能出现大量气体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则后果不堪设想。对于Mayo3级癌栓病例,联合阻断第一肝门及下腔静脉严重损害肝脏功能。
此外,采用外阻断的危害还在于:术中随血管内压力升高,且术中操作易误触,往往阻断不完全,需重新放置阻断夹,费时费力。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辅助清除血管中的癌栓的手术器械,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即为本申请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癌栓过滤组件、癌栓辅助清除器械及其操作方法,可过滤血管中的癌栓,并可提高过滤件在血管的定位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癌栓过滤组件、癌栓辅助清除器械及其操作方法,可以调节过滤件在血管中的设置位置并精确控制过滤件在血管中的展开状态,以提高癌栓的过滤效果。
本申请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癌栓过滤组件、癌栓辅助清除器械及其操作方法,其采用内阻断方式阻断血管中的血流,并能辅助排出血管中的残留气体,借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为达上述目前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癌栓过滤组件,用于过滤血管中的癌栓,其包括:外鞘,其定位于所述血管中的预设位置,并具有轴向贯穿所述外鞘的外鞘腔道以及位于所述外鞘的相对两端的外鞘远端和外鞘近端;以及过滤装置,其包括第一滑移件,其滑设于所述外鞘腔道中,并具有轴向贯穿所述第一滑移件的过滤腔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滑移件的一端的第一滑移件远端;第二滑移件,其滑设于所述过滤腔道中,并具有位于所述第二滑移件的一端的第二滑移件远端;以及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滑移件远端与所述第一滑移件远端,所述过滤件可根据所述第一滑移件远端与所述第二滑移件远端之间的相对距离的变化产生形变,以处于第一展开状态或第一收缩状态;且其中,所述过滤件可呈所述第一收缩状态而收纳于所述外鞘腔道内;所述过滤装置整体可沿所述外鞘近端朝所述外鞘远端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外鞘移动,以令呈所述第一收缩状态的所述过滤件自所述外鞘腔道内伸出而外露;所述第一滑移件可沿所述外鞘近端朝所述外鞘远端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外鞘和所述第二滑移件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滑移件远端与所述第一滑移件远端之间的相对距离缩短,以令外露的所述过滤件由所述第一收缩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展开状态,借以过滤所述血管中的所述癌栓。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癌栓过滤组件还包括显影件,其设置或形成于所述第二滑移件远端和/或所述第一滑移件远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医疗创新研究院,未经上海东方医疗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5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一次性电子标签
- 下一篇:癌栓辅助清除器械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