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4305.3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9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尚惠平;王斌;徐纲;徐鹏;王英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9/14;B01D53/18;B01D53/1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4;C02F101/38;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郭迎侠 |
地址: | 06111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混合器;酸化反应釜,所述混合器的出料口与所述酸化反应釜的第一进料口连通;缓冲罐,所述酸化反应釜的出料口与所述缓冲罐的进口连通;尾气吸收塔,所述尾气吸收塔的进气口与所述酸化反应釜的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一出气管路连通,所述尾气吸收塔的进气口通过第二出气管路与所述缓冲罐的第二出气口连通,以吸收所述酸化反应生成的酸化尾气。本发明通过将肟化反应后的汽提废水送入酸化反应釜中进行酸化反应以对废水进行预处理,降低氨氮、COD等有机物含量,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废水处理效果;采用酸化反应对肟化汽提废水进行预处理,废水处理量大,工艺简单,同时能够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氨肟化法制备环己酮肟的生产工艺所产生的废水,具有高COD、高氨氮、高过氧化物、低可生化性等“三高一低”的特点,历来是水处理专业的难题。氨肟化法生产的废水量大,且含有甲苯、环己酮肟、叔丁醇、偶氮化合物、过氧化物等污染物成分,COD浓度高、可生化性低,难以分解的环己酮肟是影响废水生化处理的重要因素,直接排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进行生化处理会对废水生化处理系统造成冲击,影响废水的达标排放。
现有的废水预处理工序一般利用芬顿反应机理来分解氨肟化废水中的难溶性有机物、过氧化物等,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将其送入生化处理系统中进行进一步废水处理。芬顿反应是以硫酸亚铁中的二价铁离子(Fe2+)作为催化剂与双氧水(H2O2)进行氧化反应来进行废水处理的。由于硫酸亚铁与双氧水都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性质,所以芬顿试剂能够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这些自由基能够氧化降解废水中的难溶性有机污染物的结构,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的目的。但是,芬顿反应所处理的废水量较少,且需要消耗大量的双氧水,成本较高;另外,芬顿反应的影响因素有:PH值、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难以精确控制反应,影响废水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对肟化废水进行处理,以提高废水处理量和废水的可生化性,实现良好的废水处理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用于对肟化反应的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
混合器,用于将肟化汽提废水与酸液混合;
酸化反应釜,用于进行酸化反应,所述混合器的出料口与所述酸化反应釜的第一进料口连通;
缓冲罐,用于对酸化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储存,所述酸化反应釜的出料口与所述缓冲罐的进口连通;
尾气吸收塔,所述尾气吸收塔的进气口与所述酸化反应釜的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一出气管路连通,所述尾气吸收塔的进气口通过第二出气管路与所述缓冲罐的第二出气口连通,以吸收所述酸化反应生成的酸化尾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回液管路,所述第一回液管路连通所述酸化反应釜的所述出料口和所述酸化反应釜的第二进料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酸化反应釜的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缓冲罐的所述进口通过第一出液管路连通,所述酸化反应釜的所述第二进料口通过所述第一回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回液管路的上游的所述第一出液管路上设有第一输送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酸化反应釜内的PH值为1.0-5.0,所述酸化反应釜内的温度为55-80℃,所述酸化反应釜内的压力为常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碱液罐,所述碱液罐的碱液出口通过碱液管路与所述缓冲罐的出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4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