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积物修复技术应用的筛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4272.2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9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宋春雷;曹秀云;周易勇;张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1/00 | 分类号: | G01N31/00;G01N21/78;G01N5/04;G01N21/84;G01N33/00;C02F11/06;C02F11/00;C02F7/00;C02F101/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积物 修复 技术 应用 筛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积物修复技术应用的筛选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多年的湖泊、海洋、河道、水库等数据的整合分析和解析,制定出沉积物修复技术筛选所需的关键参数,包括总氮、总磷、有机质,活性磷、活性氮、磷吸附参数、电子传递系统、氮磷释放速率等,可以在制定沉积物修复技术应用方案前,充分了解沉积物的污染物分布现状、污染物主要形态、污染物释放潜力与容量等,同时量化各个指标与沉积物污染程度以及修复技术之间的关联性,据此构建一套沉积物修复技术选择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可靠,实用性强,提高了沉积物修复技术选择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适合应用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积物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沉积物修复技术应用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湖泊、海洋、河流、水库等水体的沉积物修复技术种类繁多,各种修复技术均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沉积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环保疏浚、氧化、钝化、掩蔽和生物等,目前,应用较多的为环保疏浚技术,然而,环保疏浚技术并不适用任何污染类型的沉积物修复,且环保疏浚费用昂贵,环保疏浚底泥的处理与堆放已严重影响该技术的应用效果。通常,在沉积物污染非常严重的区域采用环保疏浚技术;在污染较重且有潜在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释放风险的区域,采用钝化技术;在污染较重且有水生植被种子库存在的区域,采用掩蔽技术;在还原条件强烈的区域,采用氧化技术;生物技术多与其他技术结合应用。
然而,上述技术应用的选择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或方法,更多地依赖于主观的判断,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用于沉积物修复技术筛选的量化方法,通过这种方法精确选择适合特定沉积物特征的修复技术,这对沉积物修复的方案制定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都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积物修复技术应用的筛选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沉积物修复技术应用的筛选方法,所述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沉积物样品采集;
2)对沉积物样品进行参数测定:
a)进行总氮含量、总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测定,并进行种子库测定,统计种子库中的种类数量;
b)进行活性氮含量、活性磷含量、电子传递系统和磷吸附平衡浓度;
3)分析步骤2)中沉积物样品的参数测定结果,筛选对应的沉积物修复技术,所述沉积物修复技术包括环保疏浚技术、覆盖技术、钝化技术、底层曝气技术、氧化技术和脱氮技术。
较优化的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沉积物样品采集;
2)对沉积物样品进行参数测定:
a)进行总氮含量、总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测定,并进行种子库测定,统计种子库中的种类数量;
b)进行活性氮含量、活性磷含量、电子传递系统和磷吸附平衡浓度;
3)分析步骤2)中沉积物样品的参数测定结果,其中判断条件为:有机质含量>10%,总氮含量>3.0g/kg,总磷含量>1.2g/kg:
A.当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中至少两个参数满足判断条件时,选择环保疏浚技术或覆盖技术进行修复;
B.当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中至少两个参数不满足判断条件,则选择钝化技术、底层曝气技术、氧化技术和脱氮技术中的任意一种进行修复。
较优化的方案,A步骤中,当种子种类≥3时,采用覆盖技术进行修复;当种子种类<3时,采用环保疏浚技术进行修复。
较优化的方案,B步骤判断时,当种子种类≥3时,不进行沉积物修复;当种子种类<3时,包括以下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4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