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合可控震源激发的三维地震观测方法、设备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3598.3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6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岐峰;韩春瑞;刘风智;王光华;李文建;马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G01V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合 可控 震源 激发 三维 地震 观测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可控震源激发的三维地震观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原来传统观测系统设计的基础上,优化观测系统设计参数,进一步分析不同观测系统设计对施工效率、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优选适合可控震源勘探的观测系统,包括对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得到叠加数据信号;根据所述叠加数据信号对干扰波噪音压制,以及对叠加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覆盖次数以及偏移距均匀度;根据覆盖次数以及偏移距均匀度优化观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地震的观测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适合可控震源激发的三维地震观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柴达木盆地勘探程度的不断推进,石油勘探进入“爬坡过坎、攻坚克难”阶段。目前,新的勘探区块很少,主要在老勘探区块的基础上,“油区找油、气区找气”,勘探方式主要以三维地震勘探为主。
近年来,随着地质认识的不断加深,复杂的地下地质构造,对勘探资料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国际油价下跌、勘探区块(单位面积)总费用减少、劳动力成本及原材料价格逐年上涨的情况下,采集成本问题制约勘探成效。
目前,柴达木盆地可控震源激发的地震勘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地震采集的观测系统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正交观测系统,观测系统优化设计的优劣缺少判断依据及量化标准,容易推高采集成本,而地震剖面品质没有多少提高,正交观测系统不适合震源激发勘探,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野外作业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合可控震源激发的三维地震观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对传统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优选出适合可控震源勘探的观测系统,通过地震资料的叠加压噪处理,更进一步压制干扰波、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解决复杂的地质问题,同时有利于施工方便,提高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效率,节约采集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适合可控震源激发的三维地震观测方法,包括:
对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得到叠加数据信号;
根据所述叠加数据信号确定次数以及偏移距均匀度;
根据次数以及偏移距均匀度优化观测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适合可控震源激发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包括:
信号叠加模块,用于对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得到叠加数据信号;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叠加数据信号确定次数以及偏移距均匀度;
系统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次数以及偏移距均匀度优化观测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适于实现各指令的处理器以及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一种适合可控震源激发的三维地震观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一种适合可控震源激发的三维地震观测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适合可控震源激发的三维地震观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对传统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优选出适合可控震源勘探的观测系统,通过地震资料的叠加压噪处理,更进一步压制干扰波、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解决复杂的地质问题,同时有利于施工方便,提高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效率,节约采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3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