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层成像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3334.8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8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G01V1/34;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4 | 代理人: | 江宇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层 成像 方法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层成像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地震波速度信息确定矿层和围岩的全反射角信息;根据所述矿层和围岩的全反射角信息对矿层进行剖分,获得等间隔的多个菱形剖分体;对所述等间隔的多个菱形剖分体进行参数校正,确定成像信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对矿层进行准确成像,尤其是对矿层中的异常体进行准确成像,获取异常体的几何分布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及地下空间勘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层成像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常因遇到未探明的异常地质体,使开采技术复杂化、开采成本增加、可开采煤炭储量降低,甚至导致灾难性事故频发,并使井下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在开采之前,在矿井进行槽波探测是探明煤层内构造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国内外特厚煤层槽波透射层析成像通常采用二维矩形或者正方形网格剖分方法,以震源到接收点的直线路径计算旅行时,因此在层析成像时因垂直煤层的速度扰动造成的旅行时变化被忽略,造成成像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层成像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对矿层进行准确成像的特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矿层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地震波速度信息确定矿层和围岩的全反射角信息;根据所述矿层和围岩的全反射角信息对矿层进行剖分,获得等间隔的多个菱形剖分体;对所述等间隔的多个菱形剖分体进行参数校正,确定成像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地震波速度信息确定矿层和围岩的全反射角信息,包括:根据炮集记录获得矿层和围岩的地震波速度信息;基于所述矿层和围岩的地震波速度信息,通过斯奈尔定律计算所述矿层和围岩的全反射角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矿层和围岩的全反射角信息对矿层进行剖分,获得等间隔的多个菱形剖分体,包括:在第一平面,根据全反射角信息确定第一射线和第二射线,所述第一射线和第二射线的方向相对;根据第一步长,确定分别与所述第一射线和第二射线平行的多条平行射线;将所述多条平行射线向第二方向延伸,获得多个菱形柱体;在第二平面,根据第二步长确定剖分线;将所述剖分线延伸至第一方向,以对所述多个菱形柱体进行剖分,获得多个菱形剖分体;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一平面平行,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相垂直,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互相垂直。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等间隔的多个菱形剖分体进行参数校正,确定成像信息,包括:对所述等间隔的多个菱形剖分体参数化,获得慢度模型;对所述慢度模型中的所述等间隔的多个菱形剖分体进行校正,获得校正慢度模型;根据射线路径和所述校正慢度模型确定对应所述射线路径的理论旅行时间;根据实际旅行时间和所述理论旅行时间对所述校正慢度模型进行修改,获得目标慢度模型;基于所述目标慢度模型确定为成像结果。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慢度模型中的所述等间隔的多个菱形剖分体进行校正,获得校正慢度模型,包括:在第三平面上,在激发点根据所述第一步长和全反射角信息,确定多个同心圆弧;将所述多个同心圆弧延伸至第三方向,获得多个校正剖分体;将所述校正剖分体确定为所述校正慢度模型;其中,所述第三平面垂直所述第一平面且垂直所述第二平面。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实际旅行时间和所述理论旅行时间的差异值,对所述慢度模型进行修改,获得目标慢度模型,包括:将所述实际旅行时间和所述理论旅行时间进行对比,获得所述差异值;判断所述差异值是否超过差异阈值;当所述差异值超过所述差异阈值时,对所述慢度模型进行修改;当所述差异值不超过所述差异阈值时,将所述慢度模型确定为目标慢度模型。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慢度模型确定为成像结果,包括:将所述目标慢度模型转换为速度模型;将所述速度模型确定为速度成像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3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