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旋转星座图与正交延时技术的5G广播通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3060.2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2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徐胤;蔡炀;何大治;洪含绛;张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34 | 分类号: | H04L27/34;H04L27/18;H04L1/00;H04W4/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旋转 星座图 正交 延时 技术 广播 通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旋转星座图与正交延时技术的5G广播通信方法及系统,包括:发送步骤和接收步骤;所述发送步骤包括:将输入的信息比特经过比特编码步骤得到比特流,将比特流经过调制步骤得到符号流,符号流经过成帧步骤得到帧数据,将帧数据经过信道,传输至接收步骤;所述接收步骤包括:信道传输得到的帧数据经过解帧步骤得到符号流,符号流经过解调步骤得到比特流,比特流经过比特译码步骤得到输出的信息比特,完成5G广播通信。本发明通过旋转星座图与正交时延技术对抗恶劣的信道条件,提高接收端对衰落信道条件的鲁棒性,使得比特编码调制系统的容错性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旋转星座图与正交延时技术的5G广播通信方法及系统。尤其地,涉及一种基于旋转星座图与正交延时技术的适用于5G广播系统rooftop和car-mounted接收模式下的通信方式。
背景技术
5G广播通信的出现不仅对传统的数字地面广播技术带来挑战,也为广播电视移动接收迎来全新的机遇。5G将支持移动视频、超高清、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业务,但面对大规模用户的多媒体业务急剧增长,爆炸式的流量消耗将极大影响用户访问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为了满足人们对通信数据传输速率与移动通信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eMBMS(Evolved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Services,增强型广播与组播),以及其在Rel-14的演进版本EnTV(Enhancementfor TV Service),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思路。
广播通信中,无线信道自身的特性使其信道条件非常复杂。由于传播路径不同,反射体的性质不同,使得到达接收点的各反射波的幅度和相位都是随机的。可能存在的直射波和众多不同路径的反射波,在较小范围内不同位置的场强有时同相相加而变大,有时反相抵消而变小,形成驻波分布。而在移动通信环境中,即使周围环境不变,移动台在驻波场中的快速移动,也会造成接收天线接收的合成波的幅度快速和大范围的变化。这就形成了接收机所接收信号的多径衰落现象。为了对抗恶劣的信道条件,提高接收端对衰落信道条件的鲁棒性,旋转星座图与正交时延技术开始在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系统中使用,使得系统的容错性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专利文献CN101582739A(申请号:200810126458.6)公开了一种数字广播信号的发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编码单元,每个第一编码单元用于对一个子信道中的数据进行前向纠错编码;至少一个时域交织单元,每个时域交织单元接收一个第一编码单元输出的数据,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时域交织;第一复用单元,用于将各时域交织单元输出的交织后的数据复用成MSC数据;第二编码单元,用于对第二组数据进行前向纠错编码,获得FIC数据;差分调制单元,用于采第一调制方式对FIC数据进行差分调制,采用第二调制方式对MSC数据进行差分调制;其中,第一调制方式的调制级别低于第二调制方式的调制级别;和帧生成发送单元,利用差分调制单元生成的差分调制符号序列生成信号单元传输帧并发送所述信号单元传输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旋转星座图与正交延时技术的5G广播通信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旋转星座图与正交延时技术的5G广播通信方法,包括:发送步骤和接收步骤;
所述发送步骤包括:将输入的信息比特经过比特编码步骤得到比特流,将比特流经过调制步骤得到符号流,符号流经过成帧步骤得到帧数据,将帧数据经过信道,传输至接收步骤;
所述接收步骤包括:信道传输得到的帧数据经过解帧步骤得到符号流,符号流经过解调步骤得到比特流,比特流经过比特译码步骤得到输出的信息比特,完成5G广播通信。
优选地,所述调制步骤包括:旋转星座图映射步骤和正交延时步骤;
将比特流经过旋转星座图映射步骤后得到符号流,将符号流经过正交延时步骤后得到新的符号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30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