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管道巡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3051.3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9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窦雨菲;王可为;解袆帆;阙亚津;江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34 | 分类号: | F16L55/34;F16L55/40;F17D5/00;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8 | 代理人: | 陈磊;张桢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管道 巡检 装置 | ||
1.一种柔性管道巡检装置,其特征包括:前驱装置、后驱装置、视觉测量系统、柔性连接杆;其中,视觉测量系统安装在前驱装置的正前方中心位置,用于测量前进方向的几何信息,前驱装置通过柔性连接杆与后驱装置通过球铰链连接,使得柔性管道巡检装置能够沿着管道轴向前进和后退;
所述前驱装置具体包括:
前驱1号运动机构、前驱2号运动机构、前驱3号运动机构、前驱悬架、前驱偏心轮;
前驱1号运动机构具体包括:前驱1号轮、前驱1号电机、前驱1号力传感器、前驱1号减震器、前驱1号连杆、前驱1号副杆;其中,前驱1号副杆通过铰链与前驱1号连杆连接,前驱1号连杆通过铰链与前驱1号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前驱1号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前驱1号力传感器的一端同轴固定,前驱1号力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输出轴与前驱1号轮连接,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指向前驱1号轮的圆心,前驱1号轮通过前驱1号电机驱动,实现前驱1号轮的旋转运动;前驱1号减震器用于减小前驱1号轮的弹跳对前驱悬架的冲击,前驱1号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前驱1号轮的着地负载,根据负载的大小判断着地位置的地形;
前驱2号运动机构具体包括:前驱2号轮、前驱2号电机、前驱2号力传感器、前驱2号减震器、前驱2号连杆、前驱2号副杆;其中,前驱2号副杆通过铰链与前驱2号连杆连接,前驱2号连杆通过铰链与前驱2号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前驱2号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前驱2号力传感器的一端同轴固定,前驱2号力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输出轴与前驱2号轮连接,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指向前驱2号轮的圆心,前驱2号轮通过前驱2号电机驱动,实现前驱2号轮的旋转运动;前驱2号减震器用于减小前驱2号轮的弹跳对前驱悬架的冲击,前驱2号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前驱2号轮的着地负载,根据负载的大小判断着地位置的地形;
前驱3号运动机构具体包括:前驱3号轮、前驱3号电机、前驱3号力传感器、前驱3号减震器、前驱3号连杆、前驱3号副杆;其中,前驱3号副杆通过铰链与前驱3号连杆连接,前驱3号连杆通过铰链与前驱3号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前驱3号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前驱3号力传感器的一端同轴固定,前驱3号力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输出轴与前驱3号轮连接,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指向前驱3号轮的圆心,前驱3号轮通过前驱3号电机驱动,实现前驱3号轮的旋转运动;前驱3号减震器用于减小前驱3号轮的弹跳对前驱悬架的冲击,前驱3号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前驱3号轮的着地负载,根据负载的大小判断着地位置的地形;
前驱悬架的中心位置安装前驱偏心轮,前驱偏心轮上均匀布置了三个运动副,三个运动副分别与前驱1号副杆、前驱2号副杆、前驱3号副杆以铰链的形式连接,使前驱1号运动机构、前驱2号运动机构、前驱3号运动机构的轴线方向均指向前驱偏心轮的圆心;当前驱偏心轮通过电机的驱动作用转动一定的角度时,就会同时驱动前驱1号运动机构、前驱2号运动机构、前驱3号运动机构沿着各自的轴线方向运动,从而同等程度地改变前驱悬架与前驱1号轮、前驱2号轮、前驱1号轮之间的距离;
所述后驱装置具体包括:
后驱1号运动机构、后驱2号运动机构、后驱3号运动机构、后驱悬架、后驱偏心轮;
后驱1号运动机构具体包括:后驱1号轮、后驱1号电机、后驱1号力传感器、后驱1号减震器、后驱1号连杆、后驱1号副杆;其中,后驱1号副杆通过铰链与后驱1号连杆连接,后驱1号连杆通过铰链与后驱1号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后驱1号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后驱1号力传感器的一端同轴固定,后驱1号力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输出轴与后驱1号轮连接,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指向后驱1号轮的圆心,后驱1号轮通过后驱1号电机驱动,实现后驱1号轮的旋转运动;后驱1号减震器用于减小后驱1号轮的弹跳对后驱悬架的冲击,后驱1号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后驱1号轮的着地负载,根据负载的大小判断着地位置的地形;
后驱2号运动机构具体包括:后驱2号轮、后驱2号电机、后驱2号力传感器、后驱2号减震器、后驱2号连杆、后驱2号副杆;其中,后驱2号副杆通过铰链与后驱2号连杆连接,后驱2号连杆通过铰链与后驱2号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后驱2号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后驱2号力传感器的一端同轴固定,后驱2号力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输出轴与后驱2号轮连接,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指向后驱2号轮的圆心,后驱2号轮通过后驱2号电机驱动,实现后驱2号轮的旋转运动;后驱2号减震器用于减小后驱2号轮的弹跳对后驱悬架的冲击,后驱2号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后驱2号轮的着地负载,根据负载的大小判断着地位置的地形;
后驱3号运动机构具体包括:后驱3号轮、后驱3号电机、后驱3号力传感器、后驱3号减震器、后驱3号连杆、后驱3号副杆;其中,后驱3号副杆通过铰链与后驱3号连杆连接,后驱3号连杆通过铰链与后驱3号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后驱3号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后驱3号力传感器的一端同轴固定,后驱3号力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输出轴与后驱3号轮连接,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指向后驱3号轮的圆心,后驱3号轮通过后驱3号电机驱动,实现后驱3号轮的旋转运动;后驱3号减震器用于减小后驱3号轮的弹跳对后驱悬架的冲击,后驱3号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后驱3号轮的着地负载,根据负载的大小判断着地位置的地形;
后驱悬架的中心位置安装后驱偏心轮,后驱偏心轮上均匀布置了三个运动副,三个运动副分别与后驱1号副杆、后驱2号副杆、后驱3号副杆以铰链的形式连接,使后驱1号运动机构、后驱2号运动机构、后驱3号运动机构的轴线方向均指向后驱偏心轮的圆心;当后驱偏心轮通过电机的驱动作用转动一定的角度时,就会同时驱动后驱1号运动机构、后驱2号运动机构、后驱3号运动机构沿着各自的轴线方向运动,从而同等程度地改变后驱悬架与后驱1号轮、后驱2号轮、后驱1号轮之间的距离;
所述视觉测量系统具体包括:光源、成像单元和视觉支架;
光源和成像单元自上而下的固定在视觉支架上,光源用于对成像单元进行照明,成像单元能够同时进行红外热成像和视觉成像,其中,视觉成像的作用是实现管道环境的监测和定位,红外热成像用于实时测量管道中的温度,并通过视觉成像对不同温度区域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30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