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缺陷工程法制备非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2810.4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5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臣;任建玮;赵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06 | 分类号: | B01J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陷 工程 法制 非金属 还原 催化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陷工程法制备非金属氧还原催化剂,步骤如下:(1)取0.30g有序介孔碳CMK‑3分散于无水丙酮溶液中,超声洗涤3h后,60℃真空干燥;(2)取7.68g乙酸锌溶解于700ml的无水乙醇中,在75℃的油浴锅中回流搅拌约30min至乙酸锌完全溶解,然后滴加30ml 2mol/L的KOH‑乙醇溶液,继续回流15min,冷水浴5min,得到ZnO量子点溶液;(3)将无水丙酮洗涤处理后的CMK‑3分散于上述ZnO量子点溶液中,室温磁力搅拌24h,离心机10000rpm下离心得到复合材料CMK‑3@ZnO,室温下干燥;(4)将干燥后的复合材料CMK‑3@ZnO在900℃下高温热处理2h;本发明采用ZnO量子点作为碳消耗剂和高温供氧剂,通过高温热处理,发生碳热还原反应,提供了一种简单、环保的缺陷工程法制备非金属氧还原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缺陷工程法制备非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具体地说是以ZnO量子点为高温供氧剂与碳消耗剂,以一种三维有序介孔碳纳米材料CMK-3作为碳基质,以氮气为保护气体,通过高温热处理,在碳表面发生碳热还原反应,制备出一种富含碳缺陷的非金属氧还原催化剂。
背景技术:
开发应用于氧还原反应(ORR)的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氧还原催化剂对于锌-空气电池(ZABs)、质子膜燃料电池(PEMFCs)等一系列用于能量转换和存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该反应过程涉及多步骤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过程,其迟缓的动力学限制了氧电催化剂的选择,使得Pt及其合金仍旧是目前最好的ORR催化剂。然而Pt基催化剂除了价格高昂,资源稀缺性等问题外,它们仍然面临着差的稳定性和对甲醇耐受性等问题,这限制其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可能性。因此开发高效、稳定、经济的氧电催化剂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近年来,碳纳米材料已被研究作为氧电催化剂材料的主要选择,其具备许多优点,例如成本低廉,导电率高和环境友好等。更重要的是,碳纳米材料通常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甲醇耐受性,这使其更容易适应复杂的电池工作环境,然而碳纳米材料往往表现出低调的催化活性,如何提高其氧还原催化活性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目前,非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往往需要进行杂原子的掺杂,来提高催化活性,但杂原子的掺杂往往制备过程繁琐,且不利于研究纯碳材料催化活性的起源,因此我们制备了一种富缺陷的三维(3D)介孔碳纳米材料,利用氧化锌量子点作为高温供氧剂和碳消耗剂,通过高温热处理,进行碳热还原反应的碳缺陷工程,在碳表面原位构筑碳缺陷作为氧还原活性位点,得到的富缺陷无掺杂三维介孔碳纳米材料,与有序介孔碳CMK-3相比,氧还原催化活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廉价的非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取0.30g有序介孔碳CMK-3分散于无水丙酮溶液中,超声洗涤3h后,60℃真空干燥;
(2)取7.68g乙酸锌溶解于700ml的无水乙醇中,在75℃的油浴锅中回流搅拌约30min至乙酸锌完全溶解,然后用滴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30ml2mol/L的KOH-乙醇溶液,继续回流15min,冷水浴5min,即得到透明的ZnO量子点溶液,该溶液在365nm的紫外灯下照射呈现亮眼的荧光黄色;
(3)将无水丙酮洗涤处理后的CMK-3超声分散于上述ZnO量子点溶液中,室温磁力搅拌24h,离心机10000rpm下离心得到复合材料CMK-3@ZnO,并在室温下干燥;
(4)将干燥后的复合材料CMK-3@ZnO转移到石英舟中,以惰性气体N2作为保护气体,在900℃下高温热处理2h;将得到的碳材料分别用5%盐酸,水和乙醇洗涤三次,经60℃真空干燥5h后即可得到非金属氧还原催化剂CMK-3@ZnO-900。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越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28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