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白淡斑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2604.3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5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魏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简体美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8 | 分类号: | A61K8/98;A61K8/9794;A61K8/9789;A61Q19/02;A61Q19/00;A61Q17/00;A61Q19/08;A61P1/14;A61P25/20;A61P25/28;A61P25/00;A61P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龙腾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美白淡斑 中药 面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白淡斑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美白淡斑中药面膜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材料制成:奇亚籽10‑15份、西藏红缨合耳菊5‑15份、单花鼠曲草5‑15份、铁皮石斛5‑15份、白僵蚕5‑15份、甘草10‑30份、白芷5‑15份、川芎5‑15份、桂枝5‑15份、刺五加5‑15份、红景天5‑8份。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中药配制,药效温和,能够有效的淡化色斑,具有美白的效用,同时具有保湿、降低黑色素、抑菌、抗氧化的功效,还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让肌肤更加润泽光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化妆品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美白淡斑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女性对于美白的追求就像人类对于光明的追求一样从未停止,因此,美白淡斑类护肤品的市场份额也始终呈高速增长的状态。早期用于美白淡斑护肤品的活性成分包含由汞类化合物、类激素和氢醌等,虽作用迅速,效果明显,但毒性大,易在体内沉积。另外,很多声称可以美白抗皱淡斑的面膜,但其中的有效成分只是保湿剂、乳化剂和水,当面膜覆盖皮肤表面时,水分渗透入角质层,令皮肤含水量上升,短时间内出现皱纹和色斑淡化的假象,一旦皮肤的含水量恢复正常,皱纹和色斑等问题又会重新出现,皮肤的根本问题得不到改善。
影响皮肤颜色的主要因素,其实是皮肤中黑色素含量的高低,而黑色素合成的限速酶酪氨酸酶的活性则更是直接影响人体肤色、发色甚至内耳颜色的重要条件。因此,皮肤美白护肤品不仅要对人体皮肤无毒无刺激性,而且要对酪氨酸酶活性要有较高的抑制率。
中医理论中已经有针对面部皮肤问题的中药配伍,天然中草药成分,没有激素和防腐剂,对皮肤没有副作用,因此把传统的中药方剂运用到现代的护肤品配方中,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美白淡斑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中药面膜。
该美白淡斑中药面膜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奇亚籽10-15份、西藏红缨合耳菊5-15份、单花鼠曲草5-15份、铁皮石斛5-15份、白僵蚕5-15份、甘草10-30份、白芷5-15份、川芎5-15份、桂枝5-15份、刺五加5-15份、红景天5-8份。
作为优选地,奇亚籽10g、西藏红缨合耳菊5份、单花鼠曲草5份、铁皮石斛5份、白僵蚕5份、甘草10份、白芷5份、川芎5份、桂枝5份、刺五加5份和红景天5份。
作为优选地,奇亚籽13份、西藏红缨合耳菊10份、单花鼠曲草10份、铁皮石斛10份、白僵蚕10份、甘草20份、白芷10份、川芎10份、桂枝10份、刺五加10份、红景天7份。
作为优选地,奇亚籽15份、西藏红缨合耳菊15份、单花鼠曲草15份、铁皮石斛15份、白僵蚕15份、甘草30份、白芷15份、川芎15份、桂枝15份、刺五加15份和红景天8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中药面膜制备方法
该美白淡斑中药面膜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上述质量份数,称取所述美白淡斑中药面膜的所需各原料;
将上述质量份数的原料逐一进行粉碎;
将粉碎后的原料分别浸泡;
将浸泡好的原料进行加热反复提取后合并滤液;
将合并后的滤液放入离心机进行分离并提取上清液进行减压浓缩,放置过夜,再进行过滤得粗提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简体美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简体美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2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