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11898.8 | 申请日: | 2020-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1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曲波;张新;李中元;丁守明;胡义;顾奎;关永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F17/00;B66F13/00;F16F15/28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许瑞祥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移动 小车 式临边 作业 吊篮 | ||
1.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其中装置的高度为1900mm,宽度960mm,装置最下端设置有橡胶行走轮(1),橡胶行走轮(1)控制整个吊篮装置的移动,橡胶行走轮上设置刹车装置,用以控制装置的行走和停止,橡胶行走轮(1)上部为配重底座(2),其特征在于:在配重底座上设置配重挡块(3),所述配重底座(2)的前端设置伸缩支撑梁(5),伸缩支撑梁(5)两端设有螺栓支腿(4),在配重底座(2)的后端分别放置两个电动卷绳器(8),电动卷绳器(8)通过钢丝绳(15)来控制吊篮的高度,电动卷绳器(8)固定在电动卷绳器护罩和固定座(7),电动卷绳器护罩和固定座(7)焊接固定在配重底座(2)上,电动卷绳器(8)的上部设有保护罩,保护罩设在固定座上,组成电动卷绳器护罩和固定座(7);在配重底座(2)的前端分别设置左右两个支撑柱底座(9),上部是支撑柱(10),支撑柱(10)上部焊接固定有平衡臂固定座(14),平衡臂固定座(14)下部连接支撑柱(10),下部连接平衡臂(19),中间设置有圆滑的钢柱,用以转动和支撑平衡臂(19),平衡臂(19)固定座内以及平衡臂的下部设有导向线轮(6),用以对两根受力钢丝绳(15)的方向引导,并起到张紧钢丝绳(15)的作用,然后在平衡臂(19)的顶部以及距离顶部一个作业吊篮宽度的位置设置两个导向线轮(6),分别对两根钢丝绳(15)的方向引导,在平衡臂(19)上需留置圆孔用以穿过钢丝绳(15),平衡臂(19)设置在支撑柱(10)上,与支撑柱(10)之间的连接能够转动,使平衡臂(19)能够在支撑柱上往上旋转90°,保证平衡臂(19)与支撑柱(10)成直角,并在支撑柱(10)上设置吊篮操作箱(11),用来控制整个作业吊篮的上下移动,当收起作业吊篮时,为了使作业吊篮固定在平衡臂(19)上,故在平衡臂(19)以及作业吊篮的顶部上分别设置两个锁定孔板(17)及两个锁定孔板二(19),当收起作业吊篮时,采用卡销锁紧两个锁定孔板(17)及两个锁定孔板二(19),同时在作业吊篮上部的φ25*2.5钢管栏杆(22)上设有吊挂钢钢丝绳(15)的吊挂锚索固定装置(20),用以固定钢丝绳(15)和作业吊篮的连接;作业吊篮的高度为800mm,宽度为700mm,构成为方钢底框架、四根40*40*3mm方钢立柱(23)、上中下三排钢管栏杆(22),四周设有高度为200mm的1.5mm穿孔挡板(21),底部为1.5mm穿孔底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橡胶行走轮(1)可以方便快捷的运送至合适的工作楼层,并且配重放置在小车的配重底座(2)上,并设有配重挡块(3),不会使配重滑落,无需像传统吊篮那样单独分开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伸缩支撑梁(5)和螺栓支腿(4)确保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螺栓支腿(4)通过支撑柱(10)的受力传导承担所有的荷载,伸缩支撑梁(5)可以调节长度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楼面,保证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支撑柱(10)及平衡臂(19)能跨过楼层的栏杆进行作业,其中平衡臂(19)与支撑柱(10)的连接可以使平衡臂(19)在支撑柱(10)上旋转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吊挂锚索固定装置(20),能有效将作业吊篮固定在平衡臂(19)上,当运输时,可以将作业吊篮拆卸下来分开运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其特征在于:吊篮工作时,前端的橡胶行走轮(1)将离开楼面,所有工作的荷载通过螺栓支腿(4)传导至楼面,伸缩支撑梁(5)根据所在楼层的具体情况调节长短,螺栓支腿(4)可以调节与楼面的距离,保证前轮完全离开楼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18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动力切纸机
- 下一篇: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