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撞击双重防护式护具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11893.5 | 申请日: | 2020-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9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06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许瑞祥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撞击 双重 防护 护具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撞击双重防护式护具保护装置,涉及安全工程技术领域。该抗撞击双重防护式护具保护装置,包括帽檐,所述帽檐的顶部卡接有帽体,所述帽檐上设置有与帽体配合设置的侧限位机构,所述侧限位机构的数量为四个且对称分布于帽体的周边,所述帽檐上设置有主支撑,所述帽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帽顶。该抗撞击双重防护式护具保护装置,通过在帽体侧面增设相对倾斜的侧限位机构和在帽体顶部增设帽顶,在装置上表面不同方向受到撞击时,可以将作用力及时分散于各个部件,从而使得装置的结构相对于一体化结构而言更加安全和稳定,同时不同部件之间都提供了可形变空间,并不会出现局部形变过大而导致的恢复时作用力过大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撞击双重防护式护具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业正处于较快发展进程之中,而目前工程管理中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重中之重。建设行业内安全问题是建筑行业的首要问题,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将是建筑业得以发展的前提,防护装置是施工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防护装置仅为一体化外壳加上内置防护结构,难以很好的满足使用者对安全的需求,同时一体化结构在受到撞击后容易出现变形,变形恢复时会产生相对作用力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二次伤害,相对作用力还会使得防护装置弹开,从而给附近的人员带来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撞击双重防护式护具保护装置,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防护装置仅为一体化外壳加上内置防护结构,难以很好的满足使用者对安全的需求,同时一体化结构在受到撞击后容易出现变形,变形恢复时会产生相对作用力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二次伤害,相对作用力还会使得防护装置弹开,从而给附近的人员带来二次伤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撞击双重防护式护具保护装置,包括帽檐,所述帽檐的顶部卡接有帽体,所述帽檐上设置有与帽体配合设置的侧限位机构,所述侧限位机构的数量为四个且对称分布于帽体的周边,所述帽檐上设置有主支撑,所述帽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帽顶,且主支撑与帽顶卡接。
所述侧限位机构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与帽体的表面接触,所述侧板上贯穿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卡接于帽体上,所述侧板靠近帽体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帽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受力弹簧,每个侧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且其夹角为70°-85°。
优选的,所述帽体、侧板以及主支撑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帽顶的材质为刚性D3O非流体材料。
优选的,所述侧板远离帽体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贯穿设置于卡板上,所述螺钉的表面且位于侧板远离帽体的一侧套设有金属垫片。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撞击双重防护式护具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抗撞击双重防护式护具保护装置,通过在帽体侧面增设相对倾斜的侧限位机构和在帽体顶部增设帽顶,在装置上表面不同方向受到撞击时,可以将作用力及时分散于各个部件,从而使得装置的结构相对于一体化结构而言更加安全和稳定,同时不同部件之间都提供了可形变空间,并不会出现局部形变过大而导致的恢复时作用力过大的情况,从而很好的避免了变形恢复时产生相对作用力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二次伤害的问题,以及避免了由于相对作用力过大使得防护装置弹开,从而给附近的人员带来二次伤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18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