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产漆酶突变菌血红栓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0312.6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利鹏;管宁;焦国宝;陈晓宇;梁颖杰;卢佳琪;邹瑞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仰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9/0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张晓萍 |
地址: | 450066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产漆酶 突变 血红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产漆酶突变菌血红栓菌及其应用专利申请。血红栓菌YSQ8菌株已于2019年12月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19142。本申请中,发明人在现有两株不同表型的血红栓菌(YSQ6‑105、YSQ7)基础上,通过对其进行紫外诱变和原生质体融合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定向筛选,最后获得了一株具有较高发酵酶活的血红栓菌YSQ8菌株。初步实验结果表明,YSQ8菌株相较于原始出发菌株,其发酵酶活可提高27倍左右,表现出较好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产漆酶突变菌血红栓菌及其应用专利申请。
背景技术
漆酶(EC 1.10.3.2)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能够催化多酚、多氨基苯等物质的氧化,使之生成相应的醌和水。漆酶首次被日本学者 Yoshida从日本紫胶漆树(
漆酶的来源广泛,根据来源分为漆树漆酶和真菌漆酶两大类,真菌漆酶的催化性能强,具有降解木质素、酚类物质的作用,所以在纺织、造纸、食品、饲料、环保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极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市场上实际漆酶产品并不多见,或者价格比较高昂,其主要原因在于从植物中提取获得漆酶受树种生长速度和生长量的制约,而从真菌中提取时,受限于真菌发酵产量偏低制约,因而限制了漆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漆酶发酵菌株血红栓菌基础上,发明人通过多轮原生质体电融合育种和定向选育,获得了一株具有较高产量的血红栓菌菌株,从而为相关生物酶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一定技术基础。
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株产漆酶突变菌血红栓菌,其名称为:血红栓菌(
该菌株是通过对现有血红栓菌YSQ6-105 和血红栓菌YSQ7经紫外诱变、和多轮原生质体电融合育种选育基础上获得的。
利用所述产漆酶突变菌血红栓菌所制备漆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1)菌株活化和制备种子液
将所保存的血红栓菌YSQ8菌株在PDA培养基中,30℃活化培养后,转接于种子培养罐中,28-32℃、160-180rpm发酵制备种子液;
(2)制备发酵液
按照10%体积比接种量,将步骤(1)中所制备种子液转接于发酵罐的发酵培养基中,在发酵罐内,28-32℃,160-180rpm发酵,发酵过程中,可在发酵至100h 左右补料发酵,最终发酵至10d左右,当菌丝体自溶严重,酶活力无明显升高时即可放罐结束发酵,从而获得发酵液;
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葡萄糖2-3%,玉米粉 4-6%,玉米浆1-3%,豆饼粉3-5%,磷酸二氢钾0.1-0.5%,硫酸铜0.01-0.03%,硫酸锌0.01-0.03%,pH4.0 -5.0;
补料操作时,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所补营养物为:玉米淀粉 25-30%,玉米浆 2-4%,pH4.0-5.0;
(3)提取漆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仰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仰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03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