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层结构板的中药粉碎机及中药粉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9472.9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14 | 分类号: | B02C1/14;B02C23/00;B02C2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余冬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层 结构 中药 粉碎机 粉碎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结构板的中药粉碎机及中药粉碎方法,包括基座,基座的侧面下端开设放置腔,放置腔内设有撞击组合板;所述基座的上方设有与放置腔相连通的粉碎筒,粉碎筒内滑动设有粉碎块,粉碎块的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撞击块;所述粉碎筒的上方设有喇叭形的进料口,进料口的侧壁上设有对称设置的电机安装板,电机安装板上架设有电机安装架,电机安装架上设有粉碎电机,粉碎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杆,转杆的端部铰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粉碎块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敲击或击打粉碎方式的中药粉碎的效果,而且可以缓冲敲击或击打粉碎时的冲击力,保证粉碎机的稳定性,具有省时省力,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加工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结构板的中药粉碎机及中药粉碎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医治病中,人们通常服用的是中药,中药主要是植物的根部、茎部、叶子和果实组成,而中药通常是要通过粉碎以后才可以进行熬制。目前的中药粉碎机为了保证粉碎的效果而造价昂贵,而且现有的中药粉碎机基本是采用旋转刀片切割的方式进行对中药的粉碎,在中药的使用中,通过刀片旋转式粉碎往往会降低中药的药用价值;传统的中医用药中,遵循敲击的方式对对药材进行粉碎,能够保证中药的药用价值,但是敲击粉碎的方式往往带来粉碎效率低、敲击或击打反震大、费时费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层结构板的中药粉碎机及中药粉碎方法。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敲击或击打粉碎方式的中药粉碎的效果,而且可以缓冲敲击或击打粉时的冲击力,保证粉碎机的稳定性,具有省时省力,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多层结构板的中药粉碎机,包括基座,基座的侧面下端开设具有矩形口的放置腔,放置腔内设有撞击组合板;所述撞击组合板包括具有弹性的碰撞板,碰撞板的下方依次设有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底板;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中部设有内凹的凹槽,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中部设有外凸的凸起;所述凹槽和凸起相接触用于缓冲碰撞板受到的冲击力;所述基座的上方设有与放置腔相连通的粉碎筒,粉碎筒内滑动设有粉碎块,粉碎块的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撞击块;所述粉碎筒的上方设有喇叭形的进料口,进料口的侧壁上设有对称设置的电机安装板,电机安装板上架设有电机安装架,电机安装架上设有粉碎电机,粉碎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杆,转杆的端部铰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粉碎块连接。
上述的基于多层结构板的中药粉碎机,所述碰撞板为钢板层;所述的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的材质为橡胶,所述底板的材质为玻璃纤维。
前述的基于多层结构板的中药粉碎机,所述撞击块的表面设有多个凸起的挤压块。
前述的基于多层结构板的中药粉碎机,所述粉碎筒的侧面设有多个过滤孔。
前述的基于多层结构板的中药粉碎机,所述基座的上方环形设有收集壁,收集壁与粉碎筒的侧面形成收集口,收集口经过滤孔与粉碎筒的内部相连通。
前述的基于多层结构板的中药粉碎机,所述电机安装板上竖直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电机安装架的侧面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与连接孔经销连接。
前述的基于多层结构板的中药粉碎机,所述粉碎电机设置在电机安装架的下侧面;所述的电机安装架的中部设有一个长条形的通孔,且通孔位于转杆的正上方。
前述的基于多层结构板的中药粉碎机的中药粉碎方法,从进料口内放置中药至粉碎筒内,启动粉碎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端部铰接连杆,连杆端部连接粉碎块;通过粉碎电机带动转杆转动,使得连杆和粉碎块在粉碎筒内形成曲柄滑块的运动进程,并在粉碎块的底端设置向下凸起的撞击块,撞击块与基座放置腔内的撞击组合板相互之间进行撞击碰撞,从而在曲柄运动的过程中与撞击组合板相互配合对粉碎筒内的中药进行撞击粉碎;与此同时撞击组合板中的碰撞板具有弹性,在撞击块撞击的同时向下凹,与第一缓冲板的凹槽之间相互契合进行第一层冲击力缓冲,下压的第一缓冲板的凹槽与第二层缓冲板的凸起相接触,由第二层缓冲板的凸起对下压的凹槽进行冲击力缓冲,形成二次缓冲效果,从而减少粉碎机在粉碎中药时的抖动,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9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不松动自锁螺纹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LNG水浴加热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