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型景观棚洞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09218.9 | 申请日: | 2020-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5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袁松;王峥峥;余志祥;冉龙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景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景观棚洞,至少包括2个挡墙和2个基桩,所述挡墙下部插入道路内侧山体中,所述基桩插入道路外侧地基中,所述基桩的顶部设置有冠梁,还包括与挡墙或基桩一一对应的肋梁,所述肋梁的两端分别与挡墙和冠梁的顶部采用活动凹凸榫连接,所述活动凹凸榫内填充缓冲材料,所述肋梁上设置有纵梁,所述纵梁向上凸出形成帽檐,相邻肋梁之间在道路上方设置有肋板,所述肋板的顶部设置有回填橡胶层,所述回填橡胶层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和回填橡胶层均倾斜设置。该棚洞结构能够适用于山区陡峭路段,既能对山体落石实现多重防护,又能实现与景观相互协调、结构轻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型景观棚洞。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次山区强烈地震、高位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以后,特别对于复杂地形条件的山区公路的抢通、保通已成为“生命线”工程。实践证明建设棚洞结构在地形条件狭窄路段是有效防护落石冲击的手段。
目前采用的防护落石的棚洞多为钢筋混凝土箱型棚洞,或者一些新型的抗冲击棚洞。而对于山区公路,往往道路内外侧均比较陡峭,设置棚洞结构既要抵抗山体侧向荷载,又要抵抗落石冲击,结构体系比较复杂,结构整体比较笨重,在实现防护功能的同时难以实现与环境的协调性等问题。在一些景观道路上,为实现景观需求,棚洞结构不仅需要具备防护功能,也需要能够与环境相互协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景观棚洞,该棚洞结构能够适用于山区陡峭路段,既能对山体落石实现多重防护,又能实现与景观相互协调、结构轻型。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轻型景观棚洞,包括挡墙和基桩,所述挡墙下部插入道路内侧山体中,所述基桩插入道路外侧地基中,所述基桩的顶部设置有冠梁,还包括肋梁,所述肋梁的两端分别与挡墙和冠梁的顶部采用活动凹凸榫连接,所述活动凹凸榫内填充缓冲材料,所述肋梁上设置有纵梁,所述纵梁向上凸出形成帽檐,相邻肋梁之间在道路上方设置有肋板,所述肋板的底端与纵梁接触,所述肋板的顶部设置有回填橡胶层,所述回填橡胶层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和回填橡胶层均倾斜设置,所述防护网和回填橡胶层底端与帽檐连接。
本发明所述挡墙、基桩、肋梁和基桩为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预制件。
本发明所述挡墙用于抵抗山体侧向压力,所述防护网,对落石进行路径引导,形成第一重防护,回填橡胶层为第二重防护,肋板为第三重防护,为实心结构,由于采用多重防护,且整体支撑结构采用多个相互配合的挡墙、基桩和肋梁,使得整体结构为通透式结构,可降低整个结构的重量,实现棚洞轻型化,且在活动凹凸榫内设置后缓冲橡胶,能够提高肋板的缓冲能力和恢复形变能力。
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网、回填橡胶层、活动凹凸榫+橡胶垫,可承受落石冲击,有效对道路进行防护,同时,整体结构为通透式结构实现棚洞的轻型化,可以实现山区公路的防护功能与景观的协调性。
进一步地,活动凹凸榫包括设置在挡墙和冠梁顶部的凹形加强结构,所述肋梁的端部均设置有与凹形加强结构配合的凸形结构,所述凹形加强结构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凹形加强结构与凸形结构之间的间隙填充缓冲材料。
所述橡胶垫和缓冲材料同时对挡墙和冠梁起到缓冲作用,利于恢复形变。
进一步地,挡墙顶部的凹形加强结构的开口远离山体内侧,所述冠梁顶部的凹形加强结构的开口向上。
上述设置刚好与肋梁2个端部的延伸方向匹配。
进一步地,凹形加强结构与凸形结构之间的间隙为5~8cm。
确保填充足够的缓冲材料。
进一步地,肋板和肋梁均为弧形结构,所述肋梁为1/4圆弧结构,所述纵梁将肋梁分割为道路上方和道路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92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