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其散热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8714.2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庆达;曹吕龙;洪政彰;蔡玉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及其 散热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散热组件,其中该散热组件包含一底板、一外盖、一热引导座、一引流单元与两个侧盖组。底板承载一发热源。外盖包含一盖体与两个开槽,盖体覆盖于底板的一面,并与底板之间定义有一容置空间。开槽分别形成于盖体的两个相对侧,且连接容置空间。热引导座分别热连接发热源与盖体,热引导座内含多个并排空隙。每个并排空隙接通此两个开槽。此两个侧盖组分别位于此两个开槽内,且可拆卸地连接盖体与热引导座。引流单元配置于其中一侧盖组内,将流体经由并排空隙引导至另一侧盖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隧道式热引导模块的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许多内部元件在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热能,因此良好的散热设施是决定计算机运作效能以及可靠度的一大关键因素。举例来说,以工作负荷最高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及绘图处理单元(GPU)的散热问题最为棘手。此外,对于上述内部元件的散热设施也相当重视防水措施,以降低内部元件受到水气影响而导致短路故障的机会。
然而,在散热设施进行零件维修/更换或重新组装后,往往会导致降低或丧失防水的功能,进而提高内部元件导致短路故障的机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散热组件,用以提高散热效能。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散热组件,用以解决以上现有技术所提到的困难。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组件包含一底板、一外盖、一热引导座、一第一侧盖组、一第二侧盖组与至少一第一引流单元。底板用以承载一发热源。外盖包含一盖体、一第一开槽与一第二开槽。盖体覆盖于底板的一面,并与底板之间定义有一容置空间。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分别形成于盖体的两个相对侧,且连接容置空间。热引导座分别接触发热源与盖体,热引导座内含多个并排空隙。每个并排空隙接通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第一侧盖组位于第一开槽内,且可拆卸地连接盖体与热引导座。第二侧盖组位于第二开槽内,且可拆卸地连接盖体与热引导座。第一引流单元配置于第一侧盖组的第一通道内,用以将流体从第一侧盖组经由这些并排空隙引导至第二侧盖组的第二通道。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散热组件中,第一开槽包含一第一凹陷部与一第一开口。第一凹陷部形成于盖体的其中一侧。第一开口位于第一凹陷部内,分别连接容置空间与第一通道。第一侧盖组完全嵌入第一凹陷部内,且第一通道通过第一开口接通容置空间。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散热组件中,热引导座包含一底座部、一上盖部、一鳍片组与两个锁固部。底座部的一面直接连接发热源。上盖部覆盖底座部的另面,且直接连接盖体。鳍片组包含多个鳍片。这些鳍片直线并排地位于底座部的另面,使得底座部、上盖部与这些鳍片共同区隔出这些并排空隙。每个并排空隙分别接通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锁固部分别位于鳍片组的两个相对端,以供第一侧盖组与第二侧盖组分别锁固于鳍片组上。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散热组件中,第一侧盖组包含一第一支撑架、一第一弹性内垫、一第一风罩盖与一第一弹性外垫。第一支撑架锁固于热引导座的一侧,具有至少一放置区。放置区用以放置该第一引流单元。第一弹性内垫直接夹合于第一支撑架与热引导座之间。第一风罩盖锁固于第一引流单元与盖体上。第一弹性外垫直接夹合于第一风罩盖与第一支撑架之间。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散热组件中,第一支撑架包含一架体及一延伸部。架体位于第一弹性外垫与第一弹性外垫之间,放置区凹设于架体内。延伸部包含一本体、一抵靠面与一引导斜面。本体连接架体面向热引导座的一面。抵靠面位于本体背对放置区的一面,用以抵靠第一弹性内垫。引导斜面位于本体面对放置区的一面,用以引导第一通道内的流体移至这些并排空隙内。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散热组件中,外盖还包含一线槽与一穿孔。线槽形成于盖体背对底板的一面。穿孔形成于线槽内,且连接线槽与容置空间。第一引流单元具有一供电线材,且供电线材经过穿孔,并限位于线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8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力弹射器
- 下一篇:一种含硅取代的金属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