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运动过程的可穿戴式心率测量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08675.6 | 申请日: | 2020-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7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冯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马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A61B5/00;A41D27/1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颖棋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运动 过程 穿戴 心率 测量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心率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运动过程的可穿戴式心率测量设备,包括弹性外护带,所述弹性外护带的后端呈开口状,所述弹性外护带的后端开口处连接有吸汗带,所述吸汗带与弹性外护带之间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状,所述吸汗带与弹性外护带之间的内壁设置有防滑透气层,所述弹性外护带、防滑透气层上连接有心率检测设备,所述心率检测设备包括外壳体,通过弹性外护带、吸汗带的配合作用,使得其能够弹性紧固的绑在运动人的胳膊上,不容易脱离,且通过弹性箍条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防滑落的作用,吸汗带能够擦汗,在运动后方便擦汗使用,吸汗效果较好;通过防滑透气层起到防滑的效果,且透气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率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运动过程的可穿戴式心 率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 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 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 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 /分钟左右)。
心率测量仪是一款用来测试心率的程序,看看你的血压、心率是否正常。
现有的心率测量设备在用途较广,在运动时,通常将心率测量的设备装 在身上,成为可穿戴的心率测量设备,现有的可穿戴的心率测量设备在运动 过程中容易滑落,且与人体接触不够紧密。现有可穿戴心率带不具有吸汗、 擦拭汗液的功能,在运动过程中,面部的汗液直接擦拭在衣服上容易造成难 以清洗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运动过程的可穿戴式心率测量设备,以 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可穿戴心率带不具有吸汗、擦拭汗液的功能, 在运动过程中,面部的汗液直接擦拭在衣服上容易造成难以清洗的情况的问 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运动过程的可穿 戴式心率测量设备,包括弹性外护带,所述弹性外护带的后端呈开口状,所 述弹性外护带的后端开口处连接有吸汗带,所述吸汗带与弹性外护带之间连 接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状,所述吸汗带与弹性外护带之间的内壁设置有防滑透 气层,所述弹性外护带、防滑透气层上连接有心率检测设备,所述心率检测 设备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环和螺接有紧固圈, 所述外壳体贯穿弹性外护带、防滑透气层的前壁,所述定位环和紧固圈分别 位于弹性外护带的前侧、防滑透气层的后侧,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嵌入有检测 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心率检测模块、处理模块、警示模块、输入模块和 显示模块,所述心率检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 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分别与显示模块、警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汗带为纯棉吸汗带。
优选的,所述防滑透气层为弹性防滑透气层。
优选的,所述防滑透气层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弹性外护带外壁的左右侧后侧均设置有容纳袋。
优选的,所述弹性外护带本体的上下侧内部均嵌入有弹性箍条。
优选的,所述输入模块为触摸输入模块或者按键输入模块。
优选的,所述警示模块为警示指示灯或者警示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为LCD显示器或者LED显示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弹性外护带、吸汗带的配合作用,使得其能够弹性紧固的绑在运 动人的胳膊上,不容易脱离,且通过弹性箍条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防滑 落的作用,吸汗带能够擦汗,在运动后方便擦汗使用,吸汗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马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马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8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