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8441.1 | 申请日: | 2020-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1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叶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点靓纳谱(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7/24;A61K47/12;A61K47/02;A61K47/32;A61K47/36;A61K9/10 |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蔡兴兵 |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纳米 颗粒 混悬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混悬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包裹有介孔二氧化硅层的核壳结构金纳米颗粒5%‑15%;助悬剂0.1%‑5%;酸碱调节剂0‑5%;等渗调节剂0‑5%;溶媒剂70‑80%。上述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具体高分散性、均匀性以及安全性,可直接使用,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癌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恶性肿瘤发生淋巴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对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及指导淋巴结清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前哨淋巴结的活检可以在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大范围淋巴清扫,减少了出血、神经损伤、淋巴水肿等诸多并发症。
因此,前哨淋巴结的精确定位对于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目前,临床中应用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技术包括:染料法、放射性核素法和近红外荧光成像法。其中,染料法最常用的为亚甲蓝,但其在前哨淋巴结内滞留时间短,误诊率高;放射性核素法存在放射性危害,空间分辨率差,需要配备核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医院规模有一定要求。吲哚菁绿近红外荧光成像法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但吲哚菁绿容易弥散至淋巴结周围组织影响手术视野,组织穿透能力不佳,生物体自发荧光降低成像特异性,荧光显像设备价格昂贵,无法全面推广。
而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是一种基于纳米金材料的拉曼光学技术。该技术的相关产品具有信号强且稳定、特异性高、组织穿透力强、生物安全性好、操作便捷等优势。通过这种该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可方便快捷实现前哨淋巴结的精准定位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不检测,不清扫,导致转移复发或者不检测,直接清扫,带来并发症等愈后创伤。
一般地,为了保持稳定性,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保存在无水乙醇相中。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水洗多次,除去全部乙醇后才能使用,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中的硅层易水解,导致颗粒大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应用过程中纳米粒子的迁移速率;此外,在使用时再与生理盐水等混合,用于注射,该混合液中的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容易出现团聚现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和均匀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一种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混悬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包裹有介孔二氧化硅层的核壳结构金纳米颗粒5%-15%;助悬剂0.1%-10%;酸碱调节剂0-5%;等渗调节剂0-5%;溶媒剂70-8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包裹有介孔二氧化硅层的核壳结构金纳米颗粒5%-15%;助悬剂0.1%-10%;酸碱调节剂0-5%;等渗调节剂0-5%;溶媒剂70%-8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悬剂选自吐温-80、阿拉伯胶、糊精、聚丙烯酸、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聚N-乙烯甲酰胺、明胶、甘露醇、山梨醇、硬脂酸铝以及硅油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酸碱调节剂选自柠檬酸钠、枸橼酸钠、碳酸氢钠、磷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等渗调节剂选自氯化钠、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裹有介孔二氧化硅层的核壳结构金纳米颗粒中的介孔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0.1-50nm;所述核壳结构金纳米颗粒包括金壳层和拉曼分子层,所述金壳层可为单层或者多层,所述拉曼分子层为单层或者多层。
一种上述拉曼定位剂纳米颗粒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点靓纳谱(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点靓纳谱(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8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镍钒铜磷合金基带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调补宗气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