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雷管的数据写入方法及系统、电子雷管、起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8285.9 | 申请日: | 2020-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叶磊;王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晋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C19/12 | 分类号: | F42C1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晓飞;谷敬丽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杭州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雷管 数据 写入 方法 系统 起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雷管的数据写入方法及系统、电子雷管、起爆器,该方法包括:将功能码数据和参数码数据转换为对应的通信波形,所述通信波形采用固定的写入时钟频率,所述固定的写入时钟频率用于电子雷管判断通信波形是否异常;将所述通信波形发送至电子雷管,所述通信波形用于电子雷管在通信波形不存在异常时,根据通信波形对应的功能码数据,将参数码数据写入电子雷管。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电子雷管的数据的写入,效率高,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雷管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雷管的数据写入方法及系统、电子雷管、起爆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雷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技术优越性在全球爆破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识。有时候需要对电子雷管进行数据写入,现有技术方案都是基于串行并联通信的硬件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数据通信方法实现对电子雷管数据的写入,在实际起爆应用中,特别是起爆环境复杂,起爆雷管数量过多会存在以下问题:起爆器发送写入数据指令过长,在一定的通信速率下,大部分通信方法采用带长地址(一般使用8字节MAC地址)写入方式,写入一次数据指令传输时间长,容易受干扰,在存在通信干扰环境中容易丢包和造成数据错误;写入数据格式复杂,没有时钟校验机制,在电子雷管和起爆器通信距离较长的使用环境下容易出现位数据写入错位,造成写入数据错误;同一厂家的起爆器和雷管芯片数据写入指令格式不统一不规范,实现复杂,操作麻烦,给电子雷管推广带来一定的困难。综上所述,现有的数据写入存在效率低、准确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雷管的数据写入方法,用以实现对电子雷管的数据的写入,效率高,准确率高,该方法包括:
将功能码数据和参数码数据转换为对应的通信波形,所述通信波形采用固定的写入时钟频率,所述固定的写入时钟频率用于电子雷管判断通信波形是否异常;
将所述通信波形发送至电子雷管,所述通信波形用于电子雷管在通信波形不存在异常时,根据通信波形对应的功能码数据,将参数码数据写入电子雷管。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雷管的数据写入方法,用以实现对电子雷管的数据的写入,效率高,准确率高,该方法包括:
检测起爆器发送的功能码数据和参数码数据对应的通信波形,识别功能码数据和参数码数据;
根据通信波形的写入时钟频率,判断通信波形是否存在异常;
在通信波形不存在异常时,根据功能码数据,将参数码数据写入电子雷管。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雷管的起爆器,用以实现对电子雷管的数据的写入,效率高,准确率高,该起爆器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功能码数据和参数码数据转换为对应的通信波形,所述通信波形采用固定的写入时钟频率,所述固定的写入时钟频率用于电子雷管判断通信波形是否异常;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通信波形发送至电子雷管,所述通信波形用于电子雷管在通信波形不存在异常时,根据通信波形对应的功能码数据,将参数码数据写入电子雷管。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雷管,用以实现对电子雷管的数据的写入,效率高,准确率高,该电子雷管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检测起爆器发送的功能码数据和参数码数据对应的通信波形,识别功能码数据和参数码数据;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通信波形的写入时钟频率,判断通信波形是否存在异常;
写入模块,用于在通信波形不存在异常时,根据功能码数据,将参数码数据写入电子雷管。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雷管的数据写入系统,用以实现对电子雷管的数据的写入,效率高,准确率高,该系统包括:上述电子雷管的起爆器和上述电子雷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晋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晋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82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