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拟真虚拟人脸产生方法与系统,及其人脸辨识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7858.6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4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茆世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V10/774 | 分类号: | G06V10/774;G06V10/82;G06V40/16;G06V40/50;G06T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梦圆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产生 方法 系统 其人 辨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深度影像经过正规化与色彩转移以得到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将人脸彩色影像与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混合,以得到人脸混合影像。将不同使用者的多张人脸混合影像进行人脸特征点对齐与平均,再与另一使用者的人脸混合影像进行合成,以得到拟真虚拟人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拟真虚拟人脸(imaginary face)产生方法与系统,及应用其的人脸辨识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人脸辨识技术开发许久,运用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来达成人脸识别是近年趋势。然而深度学习精确度大多取决于训练数据的丰富多样性。如果有越多的人脸影像当成训练数据,来让深度学习模型学习的话,则人脸辨识效率也会更准确。但如果没有够多的训练数据,则增加脸部多样性(facial diversity)有助于提升人脸辨识效率。
高危险型工厂需要对人员做严谨管制。将人脸辨识系统导入至高危险型工厂时,基于工安规定,使用者要进入高危险型工厂的话,一定要戴上安全帽及护目镜,但这样将导致目前人脸辨识系统的辨识效率极差。
此外,现有的人脸辨识系统易受环境光源干扰,使得影像辨识率降低。
故而,需要有一种拟真虚拟人脸产生方法与系统,及应用其的人脸辨识方法与系统,其可增加脸部多样性,以解决人脸识别系统的上述与其他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拟真虚拟人脸产生方法与系统,及应用其的人脸辨识方法与系统。本发明可将人脸深度影像经过正规化与色彩转移以得到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将人脸彩色影像与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混合,以得到人脸混合影像。将不同使用者的多张人脸混合影像进行人脸特征点对齐与平均,再与另一使用者的人脸混合影像进行合成,以得到高拟真虚拟人脸。借此,本发明可增加脸部多样性,以解决人脸识别系统的辨识效率极差的问题。
根据本案一实例,提出一种拟真虚拟人脸产生方法,包括:对于存于一储存装置的各多个原始人脸影像,进行逐框取出一人脸彩色影像与一人脸深度影像,对于该人脸彩色影像,进行人脸区域侦测,以找出该人脸彩色影像中的一人脸区域,根据该人脸彩色影像的该人脸区域,对该人脸深度影像的一人脸区域进行正规化与色彩转换,以得到一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以及将该人脸彩色影像与该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进行影像叠加,以产生一人脸混合影像;对于该些人脸混合影像,进行脸部区域侦测与人脸特征点对齐;对于经人脸特征点对齐后的该些人脸混合影像取平均,以得到一第一虚拟人脸混合影像;以及将一第一人脸混合影像与该第一虚拟人脸混合影像进行叠加,以得到一拟真虚拟人脸,其中,该第一人脸混合影像不属于该些人脸混合影像。
根据本案另一实例,提出一种拟真虚拟人脸产生系统,包括:一影像混合模块与一影像合成模块。该影像混合模块架构成,对于存于一储存装置的各多个原始人脸影像:进行逐框取出一人脸彩色影像与一人脸深度影像;对于该人脸彩色影像,进行人脸区域侦测,以找出该人脸彩色影像中的一人脸区域;根据该人脸彩色影像的该人脸区域,对该人脸深度影像的一人脸区域进行正规化与色彩转换,以得到一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以及将该人脸彩色影像与该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进行影像叠加,以产生一人脸混合影像。该影像合成模块架构成:对于该些人脸混合影像,进行脸部区域侦测与人脸特征点对齐;对于经人脸特征点对齐后的该些人脸混合影像取平均,以得到一第一虚拟人脸混合影像;以及将一第一人脸混合影像与该第一虚拟人脸混合影像进行叠加,以得到一拟真虚拟人脸,其中,该第一人脸混合影像不属于该些人脸混合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7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