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儿童便携式智能点滴恒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6499.2 | 申请日: | 2020-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2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愿;闫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5/44 | 分类号: | A61M5/44;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杨敬 |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便携式 智能 点滴 恒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儿童便携式智能点滴恒温装置,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的输出端设有温度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与数据转化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出端通信设有智能终端,所述数据转化模块的输出端设有语音播报模块与红外监测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设有温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语音播报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本发明可将电线及插头均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并同时滑动活动卡板,使其将放置槽盖起来,方便电线的携带,不会因为电线过长导致容易打结的情况,很好的保护了电线;当使用结束之后,转动加热腔管,使其位于腔管槽的内部,同时滑动活动盖板,使得活动盖板将其挡住,避免其转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便携式智能点滴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输液时,冰凉的液体对儿童及其不舒服。目前现有的点滴恒温器是有线的,携带不方便。现有的输液恒温器一般都是夹子式的,在使用时没有固定的位置,因此容易受到儿童的摇晃导致输液管的位置发生偏移,容易影响输液效果,同时输液管的针头处容易松动,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儿童便携式智能点滴恒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儿童便携式智能点滴恒温装置,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的输出端设有温度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与数据转化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出端通信设有智能终端,所述数据转化模块的输出端设有语音播报模块与红外监测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设有温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语音播报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模块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上表面开设有腔管槽,腔管槽的内部转动设有加热腔管,加热腔管的内部贯穿开设有加热槽,加热腔管的外部上端设有限位卡夹,放置架的下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设有电线,电线的一端与加热腔管电性连接,电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插头;所述放置架的上表面转动设有转板,转板的端部设有限位杆,限位杆转动卡设在限位卡夹上,使用时,先逆时针转动加热腔管,同时转动转板,使得限位杆在水平位置上处于限位卡夹的下方,再顺时针转动加热腔管,使得加热腔管推动限位杆卡设在限位卡夹的内部,从而将加热腔管的一侧限制起来,避免其顺时针转动;所述放置架的内部弹簧,弹簧的一端设有滑块,滑块的一端设有拉绳,拉绳的上端与转板相连接;所述放置架的下端设有对称设置的下固定块,下固定块之间转动设有夹板;夹板与放置架之间设有压簧,因此在常态下,夹板与放置架相互贴合,拨动夹板的尾端,夹板翘起并夹持在床头或者床头,从而将整个加热模块的位置固定起来,保证输液时不会受到儿童手部晃动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放置架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截面形状为“T”形,滑块滑动卡设在滑槽的内部,滑块的截面形状与滑槽的截面形状保持一致,所述弹簧位于滑槽的内部,其一端与滑槽的槽底相连接;滑块不会从滑槽中滑落。
优选的,所述放置架的内部活动卡设有活动卡板,活动卡板的一端滑动卡设在放置槽的内部,活动卡板的末端设有对称设置的限位块,放置槽的内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限位槽,限位块滑动卡设在限位槽的内部;因此当使用结束之后,可将电线及插头均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并同时滑动活动卡板,使其将放置槽盖起来,方便电线的携带,不会因为电线过长导致容易打结的情况,很好的保护了电线。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管上活动套设有限位架,限位架的内侧设有卡块,卡块滑动卡设在加热腔管的外壁上,限位卡夹的端部垂直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端部可与放置架的端部相贴合;当加热腔管转动至与放置架保持垂直状态后,滑动限位架,使其卡设在腔管槽的内部,同时其端部设置的限位板由于与放置架相贴合,从而避免加热腔管逆时针转动,同时与限位杆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加热腔管的位置保持固定,避免儿童在吊水时加热腔管的位置发生移动。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卡槽,所述卡块的末端滑动卡设在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放置架的上表面设有对称分布的上固定块,上固定块的一侧设有转杆,转杆与转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转板的中部设有连接轴,拉绳的末端与连接轴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6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宽带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公章操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