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生物降解的复合型可食性管状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05012.9 | 申请日: | 2020-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1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谭卓华;黄炜岚;谭晓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绿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35/00 | 分类号: | A23L35/00;A47G21/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生物降解 复合型 食性 管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自然生物降解的复合型可食性管状品,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然可食性物质70~90份、可食性辅助材料10~25份、去离子水10~25份、食用级功能性添加剂6~10份、食用级品质改良剂2.2-7份、食用级防腐剂0.2~1份、食用级调色粉3~5份、食用级增塑剂1~6份、食用级调味剂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生物降解的复合型可食性管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可食性物质为有机大米、有机糙米、有机小米、有机黑米、有机燕麦米、有机大麦、有机小麦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生物降解的复合型可食性管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食性辅助材料为红果干纤维、黄花菜纤维、菠菜纤维、香椿白菜纤维、芹菜纤维、蕨菜纤维、笋干纤维、松蘑纤维、莴苣纤维、南瓜纤维、青豆纤维、黄豆芽纤维、有机玉米淀粉、有机小麦淀粉、有机马铃薯淀粉、有机木薯淀粉、有机红薯淀粉、有机预糊化小麦淀粉、磷酸酯淀粉、结冷胶、果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生物降解的复合型可食性管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级功能性添加剂为酸改性壳聚糖、干酪素、谷物类醇溶蛋白组合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配混合物;所述的谷类醇溶蛋白是高粱醇溶蛋白、小麦醇溶蛋白、大麦醇溶蛋白、玉米醇溶蛋白、黑麦醇溶蛋白;所述的谷物类醇溶蛋白组合物是谷类醇溶蛋白,按照1∶8的料液比加入70%的乙醇溶液,水浴加热至80℃,在300r/min下搅拌20min而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生物降解的复合型可食性管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级品质改良剂为氯化钙、三偏磷酸钠、柠檬酸、醋酸、乳酸、苹果酸、大豆多糖、卵磷脂、分子蒸馏单甘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生物降解的复合型可食性管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级防腐剂为乳酸链球菌素、那他霉素、聚赖氨酸、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生物降解的复合型可食性管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级调色粉为草莓粉、葡萄粉、红薯粉、绿茶粉、香芋粉、胡萝卜粉、香橙粉、芒果粉、甜菜粉、紫薯雪花粉、南瓜粉、凤梨粉、菠菜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生物降解的复合型可食性管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级增塑剂为有机葵花油、有机花生油、有机菜籽油、有机大豆油、聚乙二醇、甘油、山梨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生物降解的复合型可食性管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级调味剂为月桂叶、肉桂、桂皮、陈皮、小茴香、柠檬叶、薄荷、香草、豆蔻、百里香、迷迭香、薰衣草、鼠尾草、甘草、石榴、香茅、木糖醇、麦芽糖醇、海藻糖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10.一种自然生物降解的复合型可食性管状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食用级品质改良剂2.2-7份加入食用级功能性添加剂6~10份充分溶解后,加入天然可食性物质70~90份、可食性辅助材料10~25份、去离子水10~25份、食用级防腐剂0.2~1份、食用级调色粉3~5份、食用级增塑剂1~6份、食用级调味剂1~5份,加入高速混料机内混合搅拌均匀;
②将步骤①的原料混合物,通过真空上料机在管状品生产线,经过熟化→挤出→牵引→冷却→裁切→烘干→杀菌→包装→得到一种自然生物降解的复合型可食性管状品; 按产品的直径和长度、要求,在管状品生产线变换成型模具和裁切刀,规模化加工生产日常饮品或食品直接接触的各式吸管、棉花棒、搅拌棒、咖啡棒、雪糕棒、筷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绿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绿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50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