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气浮聚结污油水处理工艺方法与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04933.3 | 申请日: | 2020-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2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骆忠江;张旭辉;万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钰烯腐蚀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融通利和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力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3 | 代理人: | 龚健 |
| 地址: | 3157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气 聚结 油水 处理 工艺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气浮聚结污油水处理工艺方法与设备,包括污油水分离器塔体12、进水口1、亲油聚结层2、平行电解极板4、撇油帽6、出水缓冲罐10、排水口11。其中,在污油水分离器塔体12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撇油帽6、亲油聚结层2、平行电解极板4,进水口1位于亲油聚结层2上方和撇油帽6下方,水依次经过亲油聚结层2和平行电解极板4到达污油水分离器塔体12底部,出水缓冲罐10与污油水分离器塔体12底部连通,排水口11位于出水缓冲罐10底部。所述电解气浮聚结污油水处理工艺方法与设备,还包括气渣分离装置7、酸性气体吸收装置8、油渣收集装置9,气渣分离装置7与撇油帽6连通,酸性气体吸收装置8与气渣分离装置7顶部连通,油渣收集装置9与气渣分离装置7底部连通。污油水经过亲油聚结层2时,油粒会被亲油聚结层2吸附,平行电解极板4在通电情况下会发生电解反应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穿过亲油聚结层2时会将被吸附的油粒带出上浮,气泡连同油粒最后经由撇油帽6排出。在平行电解极板4发生的电解反应具有强氧化作用,可以降解污油水中部分有机物。因此在电解、气浮、聚结的共同作用下,污油水处理效果会非常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油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气浮聚结污油水处理工艺方法与设备。
背景技术
电解水处理工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水处理工艺技术,并开始在油田采出污油水处理方面有所应用。但现在已经开发出来的电解处理油田采出污油水装置效果不明显,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本发明将电解水处理技术与聚结水处理技术结合,发明设计了一种电解气浮聚结污油水处理工艺方法和相应设备,可以大幅度提高油田污油水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电解和聚结的工艺原理,将电解水处理技术与聚结水处理技术进行组合,发明设计了一种电解气浮聚结污油水处理设备,在电解、气浮与聚结的共同作用下,由此可以大幅度提高污油水处理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电解气浮聚结污油水处理工艺方法与设备,包括污油水分离器塔体12、进水口1、亲油聚结层2、阳极接线柱3、平行电解极板4、阴极接线柱5、撇油帽6、出水缓冲罐10、排水口11。其中,在污油水分离器塔体12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撇油帽6、亲油聚结层2、平行电解极板4,进水口1位于亲油聚结层2上方和撇油帽6下方,水依次经过亲油聚结层2和平行电解极板4到达污油水分离器塔体12底部,出水缓冲罐10与污油水分离器塔体12底部连通,排水口11位于出水缓冲罐10底部。
所述这种电解气浮聚结污油水处理工艺方法与设备,还包括气渣分离装置7、酸性气体吸收装置8、油渣收集装置9,气渣分离装置7与撇油帽6连通,酸性气体吸收装置8与气渣分离装置7顶部连通,油渣收集装置9与气渣分离装置7底部连通。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进水口1以切线方式进入所述污油水分离器塔体12。
所述撇油帽6位于污油水分离器塔体12顶部中心位置。
所述亲油聚结层2与平行电解极板4顶部距离不小于20公分。
所述亲油聚结层2的堆厚不低于10公分,比表面积不低于200,所述亲油聚结层2的周边与污油水分离器塔体12缝隙小于5毫米。
所述平行电解极板4的所有极板平面垂直切线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其中所有阴极板与阴极接线柱5连接,所有阳极板与阳极接线柱3连接。所述阴极接线柱5和阳极接线柱3外接直流电源阴阳极。
所述出水缓冲罐10的进水位置高出所述撇油帽6底部至少20公分距离。
现在还没有出现将电解、气浮和聚结几种水处理工艺结合起来处理污油水的工艺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电解、气浮与聚结的共同作用下,大幅度提高污油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钰烯腐蚀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融通利和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钰烯腐蚀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融通利和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49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