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卟啉封端的纳米级荧光聚轮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4770.9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4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于树玲;袁金涛;石家华;张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16 | 分类号: | C08B37/16;A61K33/243;A61K47/69;A61K4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杨海霞 |
地址: | 475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卟啉 纳米 荧光 聚轮烷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卟啉封端的纳米级荧光聚轮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准轮烷、卟啉、PyBOP、DMAP和溶剂无水DMF混合后,放置在摇床中于2-8 ℃反应12-24 h,反应结束后加入甲醇以析出固体,固体洗涤后分散在 DMSO中,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析出淡粉色沉淀,经洗涤、冻干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卟啉封端的纳米级荧光聚轮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轮烷、卟啉、PyBOP和DMAP的摩尔比为1:10-12:10-12: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卟啉封端的纳米级荧光聚轮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卟啉经下述步骤制备获得:将吡咯和苯甲醛按摩尔计量比1:1加入到丙酸中,搅拌加热至130-150 ℃回流反应30-60 min,然后经冷却、抽滤、洗涤、干燥即得。
4.采用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卟啉封端的纳米级荧光聚轮烷。
5.权利要求4所述卟啉封端的纳米级荧光聚轮烷作为药物载体或药物示踪剂的应用。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4所述卟啉封端的纳米级荧光聚轮烷作为药物载体制备得到的负载药物的纳米体系,其特征在于,将卟啉封端的纳米级荧光聚轮烷、琥珀酸酐和DMAP溶于DMSO中,在室温下反应12-24 h,然后将反应溶液在蒸馏水中透析24-48h,透析溶液冷冻干燥,获得浅绿色固体产物羧基化的聚轮烷;再将羧基化的聚轮烷和顺铂溶解于蒸馏水中,室温避光反应24-48 h,然后在蒸馏水中透析24-36 h,透析溶液经冷冻干燥即得。
7.如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药物的纳米体系,其特征在于,透析时选用截留分子量为3-5 kDa的透析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47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