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血管内皮功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04630.1 | 申请日: | 2020-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2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捷;杨柳海;廖奎敬;王庆厚;徐晨昱;丁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嘉衡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3/12;A61B3/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马晨博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血管 内皮 功能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检测血管内皮功能设备,包括眼底镜与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终端接收眼底镜信息,信息处理终端包括主储存模块、主处理模块、主输入模块与主显示模块,主储存模块储存眼底镜测得的信息,主显示模块显示眼底镜测得的信息,主处理模块控制主储存模块与主显示模块,主输入模块控制主处理模块;采用眼底镜采集眼底图像,通过信息处理终端对比眼底图像中人体血管注射或服用药物前后的区别,然后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无需间接测试其他临床表现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避免了血管造影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同时又可直接观察血管的变化,影响因素少,分析结果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血管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血管内皮功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血管内皮细胞是覆盖在血管腔内的一层光滑而连续的单层细胞,在调节血管功能和维护血管结构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血管会更易发生收缩,同时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例如血管平滑肌的增生、炎症因子的表达、脂蛋白的氧化、血小板的聚集及血栓的形成等,最终导致各种心血管事件。早期内皮功能障碍是可逆的,运用有效的诊断方法,早期发现内皮功能障碍并及时治疗干预,可逆转内皮功能损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现有技术中,冠脉造影是测定血管内皮功能的金标准,将乙酰胆碱注入冠状动脉,测量冠状动脉内径对乙酰胆碱的反应。健康人群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是轻度的血管扩张,内皮功能障碍的患者对乙酰胆碱的反应减弱甚至是血管收缩。这种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且血管造影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不适用于疾病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社会推广度不高。
现在市场上主流的方法是通过观测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low MediatedDilation,FMD)来测试血管内皮功能,FMD的原理是利用加压手段阻断动脉(优选肱动脉)内血流,5分钟后释放压力使血液重新流通,血流对血管壁的剪切力触发了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血管扩张因子(NO等)的机制,通过观测血管的扩张程度分析受试者血管内皮功能。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无创检测血管内皮功能,下面介绍两种市面上已有的设备:
一种设备是超声FMD。这种设备的实施步骤为:用袖带将前臂部位加压到比收缩压高60mmHg阻断血流,5分钟后解除阻断,利用精密彩超测量肱动脉阻断前和阻断后的直径比值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这种方法优势是直接观测血管,但缺点是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并且超声设备的观测量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如袖带切面、探头按压力度,外界环境等,并不能稳定准确地分析血管内皮功能,存在较大的误差。
另一种设备是利用指尖体积描记装置测量肱动脉阻断前后指尖张力脉搏波的振幅变化率(Peripheral Artery Tonometry,PAT),根据变化率的大小分析血管内皮功能。该设备相比超声FMD操作简便,但由于其原理是间接测量血管的反应性充血,结果易受环境及受试者本身的其他因素影响。
因此,现有技术都无法简便精准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存在结果易受影响的缺点。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设备,存在无法简便精准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问题。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检测血管内皮功能设备,包括眼底镜与信息处理终端,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接收眼底镜信息,所述信息处理终端包括主储存模块、主处理模块、主输入模块与主显示模块,所述主储存模块储存眼底镜测得的信息,所述主显示模块显示眼底镜测得的信息,所述主处理模块控制主储存模块与主显示模块,所述主输入模块控制主处理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眼底镜连接主储存模块,所述主处理模块控制眼底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嘉衡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嘉衡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4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