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爆炸物溯源的爆炸物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4440.X | 申请日: | 2020-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1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阳;李建伟;何高魁;刘国荣;潘喆;田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V5/00 | 分类号: | G01V5/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爆炸物 溯源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爆炸物溯源的爆炸物检测装置,其包括对待测物体进行爆炸物检测的检测单元以及包裹地设置在所述检测单元的外侧的屏蔽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形成检测通道,所述待测物体经由所述检测通道被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爆炸物检测装置还包括向所述待测物体施加痕量核素的核素施加单元,所述屏蔽单元具有多层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爆炸物检测装置通过检测待测物体上的痕量核素放射出的射线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待测物体中是否含有爆炸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疑物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爆炸物溯源的爆 炸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今世界中,恐怖主义是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全球性威胁,也 是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如今的恐怖主义主 要以使用爆炸物向特定地点实施爆炸恐怖袭击活动,造成民众恐慌和 不安。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爆炸物的安全管控工作,尤其是爆 炸物品的流向管控和爆前检测。
为解决爆炸物的爆前检测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有运用x光的穿透 性来对待测物体进行爆前检测的爆炸物检测装置,随着时代的进步, 爆炸物的形状不固定,仅凭x光产生的图像无法快速的判断待测物体 中是否含有爆炸物。
示踪技术是一项对爆炸物品进行溯源的检测方法,通过先向待测 物体上施加示踪剂,示踪剂与爆炸物中的某一个或某多个元素发生反 应并附着在爆炸物中,之后通过检测装置对示踪剂进行检测从而对待 测物体中是否含有爆炸物进行判断。相比于x光检测的检测方式,使 用示踪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待测物体中是否含有爆炸物。现有的 示踪技术中,我国在2014年研发出的玻璃体示踪剂和高分子材料示踪 剂仅能实现编码示踪,无法解决爆炸物的爆前检测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利用示踪技术对待测物体进行快速灵 敏地爆前检测的爆炸物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爆炸物溯源的爆炸物检 测装置,其包括对待测物体进行爆炸物检测的检测单元以及包裹地设 置在所述检测单元的外侧的屏蔽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形成检测通道, 所述待测物体经由所述检测通道被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爆炸物检 测装置还包括向所述待测物体施加痕量核素的核素施加单元,所述屏 蔽单元具有多层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屏蔽单元包括包裹地设置在所述检测 部件的外侧的第一屏蔽部件、包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外侧 的第二屏蔽部件、包裹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屏蔽部件的外侧的第三屏蔽 部件以及包裹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屏蔽部件的外侧的第四屏蔽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四屏蔽部件采用能够对环境的自然 辐射进行屏蔽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屏蔽部件采用能够对所述第四屏 蔽部件的辐射进行屏蔽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屏蔽部件采用能够对所 述第三屏蔽部件的辐射进行屏蔽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屏蔽部件采用 能够对所述第二屏蔽部件进行屏蔽且不对所述屏蔽通道产生辐射的 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由聚乙烯材料制成,所 述第二屏蔽部件由铜制成,所述第三屏蔽部件由镉制成,所述第四屏 蔽部件由铅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屏蔽单元还包括包裹地设置在所述第 四屏蔽部件的外侧的由不锈钢制成的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对施加核素之后的所述 待测物体所发出的射线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初步处理的检测 组件以及与所述检测组件通信连接的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深度处 理经所述检测组件初步处理后的检测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用于对来自待测物体的 射线进行检测的检测部件以及与所述检测部件通信连接并与所述处 理组件通信连接的转换部件,所述转换部件将由所述检测部件检测的 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检测部件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四块检 测板,所述四块检测板共同形成检测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4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