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驱动的LED器件及其在交流电电源下的发光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3973.6 | 申请日: | 2020-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6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磊;徐时清;白功勋;谢杭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B45/30 | 分类号: | H05B45/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3 | 代理人: | 潘欣欣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驱动 led 器件 及其 交流电 电源 发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驱动的LED器件,包括LED模块、栅电极、电介质、单向导电性能元件。栅电极、电介质同时与LED模块的两个端电极构成电容器;栅电极联接交流电源一极;LED模块的两个端电极各经一单向导电性能元件联接交流电源的另一极,单向导电性能元件联接LED模块端电极一侧的极性与端电极相反。该交流驱动电致发光器件方案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在交流电的全周期发光,并且LED模块不直接承受电源电压,有利于延长LED模块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发光器件领域,涉及交流驱动的LED器件及其发光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III-V族无机发光二极管(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在照明灯、显示器、激光等领域的应用规模迅速增长。
目前市场上的发光二极管产品(III-V族无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主要以直流电驱动为主;主要是由于直流电驱动发光效率高;但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再供给LED使用,必须额外增加一个交直流变换装置,或者使用电池。
而在交流电驱动的发光二极管产品的技术方案中,LED晶粒的矩阵式排列工艺复杂度高,而另一种是LED与整流二极管串联或并联,只能利用交流电的一半周期,能源利用效率低,或者接入桥式整流电路,LED亮灭闪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驱动的LED器件,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是多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交流驱动的LED器件,包括LED模块、栅电极、电介质、第一单向导电性能元件、第二单向导电性能元件;一组栅电极、电介质与LED模块的两个端电极结合,分别形成电容器;让栅电极、电介质与LED模块成为有机整体的模块。其中栅电极外接引线以形成第一接电端。
LED模块端电极的一个联接第一单向导电性能元件的一端;LED模块端与第一单向导电性能元件的联接端正负极性相反,第一单向导电性能元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单向导电性能元件联接。
LED模块端电极的另一个联接第二单向导电性能元件的一端;LED模块端与第二单向导电性能元件的联接端正负极性相反;第二单向导电性能元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单向导电性能元件联接。
第一单向导电性能元件与第二单向导电性能元件的联接端外接引线以形成第二接电端。
在本发明中,在传统的LED模块上匹配了栅电极和电介质让LED模块的两端电极与之形成电容器,另外两端电极外接单向导电性能元件实现与交流电源的极性匹配;交流电源的电压直接作用于电容器,而不是LED模块;
在单向导电性能元件的调控下,交流电的正负半周能分别施加于LED模块极性匹配的一端的电极上,于是电子和空穴交替注入LED模块;
本装置是基于LED、电容器、单向导电性能元件等模块联接运行的交流驱动电致发光器件,本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实现交流电的全周期发光。
在本发明中单向导电性能元件可以是任意具有单向导电性的电路(不做详细展开)、器件(例如各种晶体管)。
在本发明中,LED模块是传统意义上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各种发光二极管或是发光二极管的点阵排列。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导电性能元件为整流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单向导电性能元件为整流二极管。
这里优选的单向导电性能元件选择整流二极管。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LED模块在交流电源驱动下的发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让LED模块的两个端电极匹配同一组栅电极和电介质,形成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3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