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传导振子喇叭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3877.1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3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鲁海军;谭华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陌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远胜智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5 | 代理人: | 邹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导 喇叭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传导振子喇叭的振子,采用磁路质量体中心悬挂式设计,振动部分的底座、磁铁和导磁铁片悬挂在塑胶或金属与支架弹片组合上,振子振动更加直接,提高效率;磁路驱动部分悬挂在弹片内部,振子本身发出的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的中高音大幅减少,避免振子漏音情况;通过磁路质量体中心悬挂式设计,增加低音振动,减轻振子整体质量,从而减轻骨传导设备整体的重量;线圈设置于空隙中,且通过绝缘引线接线,组装便捷,不易断线,且工艺简单,工序减少,装配效率提高,产品一致性好,提高生产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骨传导振子喇叭。
背景技术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是将声音住阿奴安卉妮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神经来传递声波。相对于通过振膜产生声波的经典声音传导方式,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
骨传导振子喇叭正是基于骨传导的声音传导方式而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电声转换器件,但是现有的骨传导振子喇叭仍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骨传导振子喇叭本身仍然漏音严重,组装的成品在听音乐或者打电话时旁边的人能够清晰的听到声音,既泄露了使用者隐私,又对周边的人造成干扰。而且现有骨传导振子喇叭单体重量较大,组装到骨传导产品上时因重量过大而造成佩戴不舒适。再者现有骨传导振子喇叭配件较多,引线从线圈边沿出线容易被底座或T型铝擦断线造成损坏,组装效率低,成品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骨传导振子喇叭。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骨传导振子喇叭,包括:磁路装置包括底座、磁铁和导磁铁片;磁铁和导磁铁片设置于底座内,磁铁下表面与底座底部紧密贴合,磁铁上表面固定设置导磁铁片,磁铁和导磁铁片侧边与底座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导磁铁片的上表面与底座两端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支架弹片组合包括连接中柱、弹片及支架盖面,连接中柱包括连接柱和连接帽,连接柱的高大于连接帽的高,二者固定连接,连接柱的高大于磁铁与导磁铁片厚度之和,以使连接柱一端穿过磁铁和导磁铁片中心插入底座底部表面,且连接帽与连接柱接触的表面同时与导磁铁片上表面接触;支架盖面呈管状,弹片呈圆环型,弹片内环边缘水平插入连接帽外侧壁进行固定,弹片外环边缘水平与支架盖面内壁固定连接;扬声器线圈组合包括铜线圈、套管和漆包线,套管包覆支架盖面管体外壁,漆包线围绕套管设置,铜线圈连接漆包线,设置于底座与磁铁和导磁铁片侧边之间的空隙中,且围绕磁铁和导磁铁片外壁。
其中,连接中柱的连接柱与磁铁和导磁铁片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其中,弹片与支架盖面内壁连接时,是将弹片外环边缘水平插入支架盖面内壁,或者将弹片外环边缘与支架盖面底部固定连接。
其中,弹片外环边缘与支架盖面底部通过焊接或胶水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其中,连接中柱的材质为塑胶或金属。
本发明的骨传导振子喇叭的振子采用磁路质量体中心悬挂式设计,振动部分的底座、磁铁和导磁铁片悬挂在塑胶或金属与支架弹片组合上,振子振动更加直接,提高效率;磁路驱动部分悬挂在弹片内部,振子本身发出的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的中高音大幅减少,避免振子漏音情况;通过磁路质量体中心悬挂式设计,增加低音振动,减轻振子整体质量,从而减轻骨传导设备整体的重量;线圈设置于空隙中,且通过绝缘引线接线,组装便捷,不易断线,且工艺简单,工序减少,装配效率提高,产品一致性好,提高生产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骨传导振子喇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骨传导振子喇叭中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陌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陌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3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