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03661.5 | 申请日: | 2020-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惠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惠才 |
| 主分类号: | C05G3/60 | 分类号: | C05G3/60;C05G3/80;C05G5/2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静培 |
| 地址: | 841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酵肥由酵头基料、发酵菌和发酵液基料制备而成,所述酵头基料包括:棉粕、豆粕、麦麸、玉米粉和柏树种壳;所述发酵液基料包括棉粕、玉米桔杆粉碎、麦桔杆粉碎和树枝粉碎,通过混合、发酵得到发酵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发酵肥,将植物性有机质,利用选定的微生物在转化条件适宜状况下,分解成植物完全可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有机质,然后施用于农作物,让作物能正常快速生长,并达到丰产目的;操作简单,农业生产成本低,施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具体涉及一种发酵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的农业主要以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的生产方式,产出的农产品品质差,土壤破环严重,使得肥料和农药的投入逐年增加,农产品农药、化肥残留高,已被限量使用。
目前,根据社会需求,出现了一些有机肥,生物菌肥和氨基酸液肥。有机肥是利用动物粪便,发酵分解、粉碎,复婚造粒,制成有机肥,一般评价标准为含有的多少有机质和氮磷钾;生物菌肥是以芽孢杆菌为主,通过人工培育,生产的一种生物肥料,一般评价标准为含有多少有效菌;氨基酸液肥是用褐煤、泥炭为原料,通过酸化制成;益生菌类如日本发明的EM菌,菌类可达80余种,用糖做媒介,分解水果,形成液体。但有机肥消耗原料多,分解不完全,产出物、作物吸收少,施用费工,成本高,效果缓慢;生物菌肥则土壤条件多样,对于依靠有益菌活性发挥肥效的方式,肥效的效果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氨基酸液肥,首先是用酸性物质进行酸化分解的,如果是化学算分解,那不能称为有机肥,同时氨基酸液肥只能为作物提供部分养分的需求,必须加其他生长激素和肥料,才能促使作物生长;EM菌的菌类多,分解生成物质繁杂,不稳定,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作用,但对于作物各个生育期不同需肥量无法量化供给,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栽培需求。
鉴于此,申请此专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肥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发酵肥营养丰富,产出的农产品贮存时间长,口感好,无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发酵肥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发酵肥,所述发酵肥由酵头基料、发酵菌和发酵液基料制备而成,所述酵头基料包括:棉粕、豆粕、麦麸、玉米粉和柏树种壳;所述发酵液基料包括棉粕、玉米桔杆粉碎、麦桔杆粉碎和树枝粉碎;所述发酵菌包括真菌和细菌。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发酵肥,其中,所述真菌包括伊萨酵母和子囊纲双足囊菌;所述细菌包括醋杆菌,红螺菌,双岐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地衣芽胞杆菌。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发酵肥,其中,所述酵头基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棉粕40%,豆粕20%,麦麸20%,玉米粉15%和柏树种壳5%;所述发酵液基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棉粕30%,玉米桔杆粉碎30%,麦桔杆粉碎20%和树枝粉碎20%。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发酵肥,进一步的,所述真菌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伊萨酵母28.25%和子囊纲双足囊菌25.74%;所述细菌按重量百分比包括醋杆菌21%,红螺菌10.91%,双岐杆菌5.5%,枯草芽胞杆菌5.2%和地衣芽胞杆菌3.4%。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发酵肥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酵头基料,分成若干份,在无菌室中,将发酵菌分别接种到酵头基料中,27-29℃恒温培养5-9天,按比例混合后就做成了发酵酵头,备用;
(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发酵酵头、发酵液基料和水混合均匀,装入发酵罐中,避光发酵后,漓出液体量的20-40%,形成发酵液;发酵罐内另加无菌水,重复发酵-漓出液体的过程,直到发酵基料分解完成,发酵罐内的液体清澈为止,固液分离,得到的发酵液和分离得到的固体即为所述发酵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惠才,未经赵惠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3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