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信令大数据的应届毕业生跳槽频率分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3495.9 | 申请日: | 2020-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1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贺炎俊;秦星星;刘增礼;于海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Q1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杰永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5 | 代理人: | 孟宏伟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信令大 数据 应届毕业生 跳槽 频率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信令大数据的毕业生跳槽频率分析方法,借助蕴含丰富信息的移动信令,设计口径及算法对毕业生离校后的居住工作情况实施动态地、有效地挖掘分析,数据来源可靠,分析结果可信度高,可为有关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提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大数据挖掘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信令大数据的应届毕业生跳槽频率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就业群体中极具特殊性的一个,研究毕业生跳槽现状,不仅为探索从企业员工管理角度如何“招育用留”大学毕业生提供理论框架,而且对大学毕业生如何有序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对毕业生的研究多局限于离校前,对离校后的动态信息掌握不充分,且对离校后的信息掌握多依赖传统问卷调查技术,数据的真实难以保证,得出的分析结论也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信令大数据的应届毕业生跳槽频率分析方法,利用移动大数据,从中挖掘出手机用户的移动轨迹信息,进而可对毕业生群体离校后的工作居住情况进行分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移动信令大数据的应届毕业生跳槽频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1)数据采集:利用电信运营商的信令数据,对每个IMSI识别号所在的基站扇区位置、进出时间信息进行采集,并进行数据清洗;
(2)数据预处理:对进出基站缺失信令进行插值补偿;
(3)居住地判定:读取IMSI在21:00至次日7:00之间所访问过的所有基站,根据数据采集步骤中得到的轨迹数据,将IMSI所对应的居住时间段内所访问过的基站信息建成一个统计表,并进一步统计在每个基站停留的时长。把停留时长最长的基站所对应的地理位置判定为其居住地,该居住地称为日居住地。一个自然月内,日居住地累计停留最多的位置判定为月居住地。
(4)工作地判定:读取IMSI在7:00-19:00之间所访问过的所有基站,根据数据采集步骤中得到的轨迹数据,将IMSI所对应的所有工作时间段内所访问过的基站信息建成一个统计表,并进一步统计在每个基站停留的时长。把停留时长最长的基站所对应的地理位置判定为其工作地,该工作地称为日工作地。一个自然月内,日工作地累计停留最多的位置判定为月工作地。
(5)应届毕业生识别:根据移动用户的年龄及月居住地的变化情况,识别毕业生。毕业生的居住地变化有明显的特征:研究年份的二月到六月之间应该仍居住在学校宿舍,但是 7月毕业之后,学校会对毕业生的居住宿舍进行清退,毕业生的居住地将不属于学校范围内,根据该特征毕业生具体的识别方法为:第一步筛选符合毕业生年龄范围的IMSI集合;第二步在上述IMSI集合中筛选在二月到六月中任意一个月的居住地在指定学校的范围内的 IMSI;第三步在前两步结果中筛选九月到十一月的居住地均不在学校范围内的IMSI,经过三步筛选出来的IMSI集合即为所研究年份的应届毕业生。
(6)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工作时长判定:依据工作地判定方法,分析毕业生的月工作地变化情况,月工作地变化的时间间隔即为毕业生的在一份工作中的工作时长。以研究年份的七月开始,从采集到毕业生的工作地的时间到工作地发生改变的时间,这段时间间隔为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工作时长。
本发明借助蕴含丰富信息的移动信令,设计口径及算法对毕业生离校后的居住工作情况实施动态地、有效地挖掘分析,数据来源可靠,分析结果可信度高,可为有关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提供。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1:数据采集:利用电信运营商的信令数据,对每个IMSI识别号所在的基站扇区位置、进出时间信息进行采集,并进行数据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3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