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山型岩浆熔离钴矿的找矿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03367.4 | 申请日: | 2020-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7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潘彤;王贵仁;李善平;舒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彤 |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G01V7/00;G01S19/42;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山型 岩浆 熔离钴矿 方法 | ||
一种造山型岩浆熔离钴矿的找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处于陆‑陆碰撞阶段的伸展环境中的勘查区域,进行水系沉积物测量,通过区域航磁异常,初步筛选靶区;对初步筛选的靶区进行大比例尺高精度重力、磁法测量,具体圈定基性‑超基性岩体;根据圈定的基性‑超基性岩体,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初步筛选出含矿岩体,再进行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确定钴矿找矿线索;通过地表矿产地质调查,探槽、钻探进一步取样分析,圈定矿体。本发明找矿方法能够缩小找矿范围,具有勘查周期短,提高找矿成功率,勘查效率高的优点,同时能够广泛适用于镁铁‑超镁铁质岩区多种金属矿的寻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找矿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山型岩浆熔离钴矿的找矿方法。
背景技术
造山型矿床是在汇聚板块边缘挤压或压扭的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受构造控制,在时间和空间上与造山作用过程存在成因上的联系。岩浆熔离矿床是指在较高温度下的一种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混熔的熔融体而生成的矿床。
产出于陆-陆碰撞阶段的伸展环境中的基性-超基性岩钴矿床的含矿岩性、控矿要素及矿体特征与其他地区有区别,若按常规直流电阻率测深和瞬变电磁测深方法等常规电法很难完成相应的勘查工作;且可能延长勘查周期、找矿效率低及找矿效果不明显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造山型岩浆熔离钴矿的找矿方法,该方法具有勘查周期短、找矿成功率高和勘查效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造山型岩浆熔离钴矿的找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战略选区:选取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处于陆-陆碰撞阶段的伸展环境中的勘查区域,进行水系沉积物测量,并通过区域航磁异常,初步筛选靶区;
(2)岩体定位:对所述初步筛选的靶区进行大比例尺高精度重力、磁法测量,具体圈定基性-超基性岩体;
(3)含矿评价:根据所述圈定的基性-超基性岩体,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初步筛选出含矿岩体,再进行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确定铜镍矿找矿线索;
(4)矿体发现:通过地表矿产地质调查,探槽、钻探进一步取样分析,圈定矿体。
优选的,所述水系沉积物测量的步骤为布点,样品采集,样品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绘制异常图,确定异常特征组合并进行相同主元素类内评序、分类,根据地质特征、矿化点以及以往相关地质成果确定找矿靶区。
优选的,所述布点的密度为4-8个点/km2;样品采集实施GPS航迹监控,利用GPS接收机实施野外点、线、网的地理坐标精确测定。
优选的,利用GeoExplor和Mapgis 6.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异常图。
优选的,步骤(3)中通过所述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确定电性、视电阻率、反演电阻率剖面特征,达到垂向频率测深的目的。
优选的,步骤(3)中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步骤为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样品分析测试,对数据进行分析,选取有效异常组合圈定靶区,进行矿体定位预测。
优选的,所述样品采集按线距100m和点距50m布置采样点,在测定的采样点周围点线距的1/10范围内采集,样品由一处或数处组成。
优选的,所述样品处理是将采集的样品放入最上层筛内进行过筛,过筛后的样品采用对角线折叠法混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彤,未经潘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3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