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乙酰微小杆菌及其在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病上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3186.1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1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王建宇;张晓春;王冰;林榕姗;赵鹏;李根;于丰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P5/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朱家富 |
地址: | 2710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酰 微小 杆菌 及其 防治 植物 寄生 线虫病 应用 | ||
1.一株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AMCC 101217,于2018年08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305。
2.权利要求1所述乙酰微小杆菌AMCC 101217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菌种活化:将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AMCC 101217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于35-37℃培养22-27h;
(2)种子液制备:将活化好的AMCC101217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于35-37℃,150-220rpm培养18-22h;
(3)种子液扩大培养:将步骤(2)中的种子液以5-8%的接种量接种到种子液扩大培养基中,所述的扩大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于35-37℃,150-220rpm培养10-13h;
(4)发酵培养:将步骤(3)中扩大培养的种子液以5-8%的接种量接种到LANDY发酵培养基,35-37℃,150-220rpm培养22-27h,得到AMCC101217液体菌剂;
所述LANDY发酵培养基,每升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18.0-20.0g,L-谷氨酸4.0-5.0g,磷酸二氢钾0.8-1.0g,七水硫酸镁0.4-0.5g,氯化钾0.4-0.5g,酵母粉1.0-1.2g,L-苯丙氨酸(1.8-2.4)×10-3g,硫酸锰(4.5-5)×10-3g,硫酸铜(0.16-0.18)×10-3g,七水硫酸亚铁(0.15-0.17)×10-3g,余量水,pH6.8-7.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乙酰微小杆菌AMCC 101217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接种后LB固体培养基平板,于37℃培养24h。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乙酰微小杆菌AMCC 101217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接种后的LB液体培养基于37℃,180rpm培养18h。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乙酰微小杆菌AMCC 101217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接种后的种子液扩大培养基,于37℃,200rpm,培养10h。
6.如权利要求2所述乙酰微小杆菌AMCC 101217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发酵培养于37℃,200rpm培养24h。
7.如权利要求2所述乙酰微小杆菌AMCC 101217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LANDY发酵培养基,每升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20.0g,L-谷氨酸5.0g,磷酸二氢钾1.0g,七水硫酸镁0.5g,氯化钾0.5g,酵母粉1.0g,L-苯丙氨酸2×10-3g,硫酸锰5×10-3g,硫酸铜0.16×10-3g,七水硫酸亚铁0.15×10-3g,余量水,pH7.0。
8.一种液体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乙酰微小杆菌AMCC101217菌株,菌体浓度为1.0×107-2.5×108CFU/mL。
9.权利要求1所述乙酰微小杆菌AMCC101217菌株在防治由一种或多种线虫引起的病害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象耳豆根结线虫、松材线虫之一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0.权利要求8所述乙酰微小杆菌AMCC101217菌剂在防治由一种或多种线虫引起的病害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象耳豆根结线虫、松材线虫之一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31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回转式主副极线圈一体绕制机器人
- 下一篇:骨质疏松诊治用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