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前叉生产用注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3138.2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3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敖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众兴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28 | 分类号: | F16N7/28;F16N3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前叉 生产 注油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前叉生产用注油装置,包括前叉外壳、前叉装置和注油装置,前叉外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前叉装置,前叉外壳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注油装置,前叉装置包括连接杆,螺纹层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螺栓,该电动车前叉生产用注油装置,从外管中流出的油便会顺着外管流入储油槽中,储油槽中的油便会顺着第一管道流入过滤槽中,在过滤槽中,油便会经过过滤层,这样便可以使油变得纯度更好,可以更好的对电动车前叉起到更好的润滑作用,从过滤层过滤过的油便会流入第二管道,最终多余的油顺着第二管道从出油口中流出,这样就不会在给电动车前叉加油润滑的过程中由于泄露而造成的浪费,可以便可以起到一个循环使用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前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前叉生产用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前叉部件在电动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电动车的导向系统。前叉的工作顺序应该是:遇到障碍物——前叉被压缩——到了极点——被回弹到原来长度(回弹的速度受阻尼的影响)——弹跳系统工作结束,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电动车的导向系统,可以分为弹簧,油簧,油气,双气。
传统的前叉在注油方面可能在加油润滑的过程中,由于不小心倒多了而造成泄露,从而形成了一种浪费,对此做了一些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动车前叉生产用注油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前叉生产用注油装置,包括前叉外壳、前叉装置和注油装置,所述前叉外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前叉装置,所述前叉外壳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注油装置。
所述前叉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层,所述螺纹层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螺栓,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外管。
所述注油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和储油槽,所述储油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弹簧,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储油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出油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纹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层的形状相同且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栓的形状相同且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栓和螺纹层相互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块的形状为正方形,所述定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滤层的材质为活性炭滤芯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电动车前叉生产用注油装置,通过、连接杆、螺纹层、螺栓、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相互配合,扭开螺栓,把油顺着螺栓打开的地方倒入,油便会顺着螺纹层流入内管中,流入内管中油便会顺着内管流入到外管中,这样便可以充分的润滑电动车的前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众兴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众兴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3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