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判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2792.1 | 申请日: | 2020-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0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许寅;黄天啸;和敬涵;王丰;谢欢;吴翔宇;刘苗;李烜;曹天植;陈星;张秋芳;陈瑞;罗婧;徐鹏;王炳辉;王晓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24;H02J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姜威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直流 电力系统 稳定性 判定 方法 | ||
1.一种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计及直流线路动态和电压源换流器暂态响应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数学模型;
基于所述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数学模型,构建结构保留模型下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暂态能量函数,并根据所述暂态能量函数计算故障后系统初始状态能量值,包括:所述的能量函数如下式(9)所示:
Wc=Wk+Wp (9)
其中,Wc表示系统能量值即故障后系统初始状态能量值,Wk表示系统暂态动能,Wp表示系统暂态势能,所述的系统暂态势能Wp还包括与电网换相换流器等效模型相关的势能W5,所述的W5如下式(13)所示:
其中,Bii表示节点i的电纳,Bij表示节点i和j之间的电纳,vi表示节点i的电压幅值,θsij表示节点ij直接的相角,vsi,vsj分别表示节点si,sj的电压幅值,θij表示ij之间的相角差,θij=θi-θj,θj表示第j条母线的相角,θi表示第i条母线的相角,交流输电网络中的交流母线包括n条发电机母线,m条负荷母线,l条换流器母线;
利用迭代的势能边界面法计算系统临界能量值;
根据所述故障后系统初始状态能量值和所述系统临界能量值判断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包括:根据下式的系统稳定裕度(19)判断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当系统稳定裕度ΔW大于0,系统稳定;当系统稳定裕度ΔW小于0,系统不稳定:
其中,Wcr为系统临界能量值;Wc表示故障后系统初始状态能量值;Wk表示待测时刻系统的暂态动能;
所述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数学模型包括:交流输电网络模型、负荷模型、发电机模型和电压源换流器等效模型;
所述的交流输电网络模型如下式(1)所示:
Pei和Qei为发电机电磁功率,Gij表示母线i与节点j之间的电导,其中i=n+1为平衡节点,PLi和QLi为交流母线上的负荷功率,mgi为发电机节点筛选参数,系统中第1至n条母线为发电机母线;第n+2条至第n+m+l+1条母线为负荷母线,当母线为发电机母线时mgi=1,当母线为负荷母线时mgi=0,vj表示第j条母线的电压幅值;
所述的负荷模型如下式(2)所示:
其中,频率相关负荷Bkj为节点kj之间的电纳,Gkj为节点kj之间的电导,为节点k的有功功率,为节点k的无功功率,ILk为线路LK的电流,φk为节点k的相位,θk表示第k条母线的电压相角,θkj=θk-θj,k=n+2,...,n+m+l+1;
所述的发电机模型如下式(3)和(4)所示:
其中,Mi为第i台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t代表时间,Gii表示节点i的电导,Mi代表发电机i惯性时间常数,ωi代表发电机i的转速,δi代表发电机i的功角,Pmi=const表示第i台发电机注入机械功率;
所述的电压源换流器等效模型如下式(5)-(8)所示:
Pdcr-VSC,Qdcr-VSC,分别表示电压源换流器整流母线的等效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PdcI-VSC,QdcI-VSC分别表示电压源换流器逆变母线的等效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整流侧无功功率设定初值为逆变侧无功功率设定初值为vr-VSC和vI-VSC分别表示VSC换流器整流站和逆变站交流侧的线电动势,Id为直流线路上的电流,M为电压源换流器的调制比,μ为SPWM直流电压利用率;
Rd是直流输电线路阻抗;Ld为直流线路电感值,vdr-VSC和vdI-VSC分别为电压源换流器整流和逆变侧的直流电压;
Brj为节点rj的电纳,Grj为节点ij的电导,j=1,2,...,n,i,n+m+l+1,θrj表示整流母线r与节点j之间的电压相角差,vr表示换流器母线交流侧电压;
其中,BIj代表节点Ij的电纳,GIj表示节点Ij的电纳;Yij=Gij+jBij为节点导纳矩阵;令消除导纳矩阵中转移电导后网络的传输电导为零;Pdcr,Qdcr,PdcI,QdcI分别表示整流器母线和逆变器母线的等效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vI为逆变母线的电压幅值,θIj表示逆变母线I与节点j之间的电压相角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27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风口管自动捕捉对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嵌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