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线探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1926.8 | 申请日: | 2020-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3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段桂英;李喜彬;冯来明;宋勇;张九源;薛伟;戴明建;李华明;齐彥宏;孙长亮;覃宗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二0八大队;临海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武汉华通正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商晓莉 |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线 探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主动声源法结合钎探法,对埋地燃气中压和低压管网进行探测验证,借助阀井和钎探的深度数据,调整接收信号的强度,同时借助圆周盲测来获得管道的位置信息数据,并及时生成GIS数据,为燃气企业管网数据管理带来便利,也为城市的数据化、信息化提供有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管道的探测领域,其目的是解决燃气管网数据完整性问题。
背景技术
国内城市燃气管网建设最早已有近百年历史,大部分城燃企业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受当时建设条件、技术、设备方面的影响,城燃企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竣工资料缺失问题。如华润燃气集团约有埋地管网十万公里,其中约三分之一数据在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方面期待完善。
埋地管网材质主要有铸铁管,钢管、PE管等。经过几十年的营运发展,铸铁管基本已改造,退出应用;针对钢管的探测技术已成熟,在此不讨论。本次主要解决埋地PE管的探测和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建设。
PE管因耐腐蚀、易施工等特点,在上世纪末的城市燃气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因其不导电、不导磁的特性,针对PE管的探测技术一直处于探索和验证阶段,并未形成实际应用。这为燃气管线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燃气企业为防止第三方破坏、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在管网日常维护管理中越来越重视管网中PE管准确定位问题。
目前PE管探测方法有:电磁法、地质雷达法、APL声波探测法、电子标签探测法、钎探和直接(微孔)开挖等。
电磁法——对有示踪线且示踪线连续无断点的PE管道,可采用电磁法,即将探测仪的发射机专用电缆线与待探测的目标管道示踪线相连结,保持良好的电性接触和接地条件,使目标管道示踪线带电产生磁场,保持与发射机相同的频率,沿管道前进方向左右搜寻,根据接收机上显示的目标管道产生的磁场信号强度,对目标管道进行定位追踪。实际施工中有示踪线的管道比较少。所以这个方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地质雷达法——无示踪线的管道,利用地质雷达在现场对拟测目标管道作横断面扫描,通过对电磁波图象的识别和解释来确定拟测目标管道的埋深和位置。该种方法容易受其它管线的干扰,不能准确判别燃气管线的位置,只能接合其它方法使用。
APL声波探测法——无示踪线的管道,利用APL声波管道探测仪在现场对拟测目标管道作横断面扫描,通过对声波图象的识别和解释来确定拟测目标管道的埋深和位置。受波长限制及地下复杂情况影响,该方法对燃气管网无针对性。
电子标签探测法——适用于预埋设电子标签的管线,其工作原理是将电子标志器埋设于管道上方,每个电子标志器内都存有一个唯一的识别代码,如同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电子标志器内可以自定义储存管道的重要信息,如相对位置、埋深、管径、管材、防腐方式、管道压力、敷设日期、施工单位、维护记录等。在地面上使用定位设备(探测仪)就能很精确地定位电子标志器的位置,并可方便地读取电子标志器的识别代码和储存信息。这种方法对早年没有埋设电子标签的管道无法测出。
然而早年实际施工的大部分PE管,缺少完整的示踪线及电子标签,电磁法和电子标签探测法仍然无法探测出地下管线。而地质雷达法和APL声波探测法,对于同一部位有多种管线的情况,无法具体鉴定出是哪种管线,燃气PE管探测仍是一个技术难题,这也成为影响数据质量和完整性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针对燃气管网的特定性质,共同研究利用主动声源法结合钎探法,对无某市和临某市多个区域的埋地燃气中压和低压管网进行探测验证,均能准确找到地下管网,并及时生成GIS数据,为燃气企业对管线的管理带来便利。也为城市的数据化、信息化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用主动声源探测法结合钎探法解决埋地燃气管网探测方法,尤其适用于PE管道。
一种应用于埋地PE管探测的主动声源结合钎探的探测方法,其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二0八大队;临海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武汉华通正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二0八大队;临海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武汉华通正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1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