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化霜温降预判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1726.2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6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肖彪;黄允棋;司徒姗姗;范建波;张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2 | 分类号: | F24F11/42;F24F11/61;F24F11/64;F24F11/77;F24F11/88;F24F110/10;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陈旭燕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化霜温降预判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化霜温降预判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预先建立化霜期间温降的数学模型,空调机组开启运行,当满足化霜条件进入化霜模式时检测当时的室内环境温度,依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化霜期间的温降值,预测化霜结束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并更新为最新室内环境温度,空调机组依据最新室内环境温度运行相对应的运行参数。利用预先建立的数学模型设定系数值,在首次化霜时通过检测到的相关参数取定系数值,进而准确计算出室内环境的温降值,避免了空调机组化霜结束后运行沿用温度不准确的情况发生,保证机组运行频率稳定,制热量满足需求,确保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化霜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化霜温降预判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背景技术
在家用分体空调制热运行过程中,外机在低温下容易产生冰霜,系统运行必须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转换成制冷模式对室外机换热器进行除霜,除霜期间房间温度会下降,而一般来说除霜结束后风机并不马上开启,此时空调进风口处无空气流通,无法检测到此时的室内温度。现技术一般化霜结束后,在风机开启后,继续沿用化霜前的环境温度,这样,此时空调的运行参数,如频率,开度等,均按此温度计算,但由于化霜前后存在温降,此方法计算出的运行参数并不合理,经常导致运行频率不足,房间热量不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热负荷的空调化霜期间温降预判方法,可以准确获取化霜结束后的实际室内环境温度,使得空调可以快速启动运行,保证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化霜温降预判方法,预先建立化霜期间温降的数学模型,空调机组开启运行,当满足化霜条件进入化霜模式时检测当时的室内环境温度,依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化霜期间的温降值,预测化霜结束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并更新为最新室内环境温度,空调机组依据最新室内环境温度运行相对应的运行参数。利用预先建立的数学模型设定系数值,在首次化霜时通过检测到的相关参数取定系数值,进而准确计算出室内环境的温降值,避免了空调机组化霜结束后运行沿用温度不准确的情况发生,保证机组运行频率稳定,制热量满足需求,确保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预先建立化霜期间温降的数学模型具体为: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外、室内环境温度T内、设定时间内的室内环境温升量△T1、内管温度T内管和风挡F,以F*T内管作为纵坐标,(T内-T外)* △T作为横坐标对应设置温降系数K。利用空调机组所在环境的具体参数情况来确定不同的温降系数,涵盖了各种不同的环境状况,保证设定的温降系数是准确且贴合当前环境情况的,确保后续计算温降值时误差较小。
进一步的,所述依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化霜期间的温降值具体为:依据当前检测的空调机组工作参数取定K值,检测化霜时长t,计算温降值△T2=t*(T外-T内)*K。通过化霜时长结合室内外温差值来计算温降值,可以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不会发生误差过大的情况导致后续机组运行效果不佳。
进一步的,所述预测化霜结束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并更新为最新室内环境温度具体为:检测进入化霜时的室内环境温度T1, 计算出化霜期间的温降值△T2,化霜结束后的室内环境温度T2=T1+△T2。温降值的大小直接影响预测出的温度值的准确度,温降值计算准确也就保证了预测的化霜结束后的室内环境温度是准确的,空调机组依据计算出室内环境温度可以直接调用相关的运行参数运行,启动快速且运行稳定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依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化霜期间的温降值具体为:检测空调机组的化霜情况,若为首次化霜则直接采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温降值,之后根据实测值不断修正该数学模型的设定系数。在首次化霜时可以直接采用设定的系数值,但在后面的化霜中则需要不断的修正系数值,保证设定的系数值更加准确,提高计算温降值的准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1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