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精细散射模型的极化目标分解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0418.8 | 申请日: | 2020-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3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伟;吴国庆;李郝亮;王雪松;段颜翠;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精细 散射 模型 极化 目标 分解 方法 | ||
1.一种基于精细散射模型的极化目标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极化SAR图像数据;
(S2)针对SAR图像数据中每一个像素点的极化相干矩阵T0,根据目标分解模型将极化相干矩阵T0分解为二次散射模型、奇次散射模型、体散射模型和螺旋散射模型的线性加权和;
(S3)对于每一个像素点的极化相干矩阵T0,求解极化方位角POA和二次散射角θdbl;
具体过程为:
设极化相干矩阵T0表示为,
则极化方位角POA和二次散射角θdbl计算方法为:
其中,
其中,Re(g)表示取复数的实部,tan-1表示反正切函数;
(S4)根据螺旋散射模型Tc求解螺旋散射能量Pc;
(S5)依据极化相干矩阵T0计算得到门限值th,根据门限值th的大小选择体散射模型Tv,并利用非负特征值的方法求解体散射能量Pv;
(S6)求解奇次散射角θodd、奇次散射能量Ps和二次散射能量Pd;
(S7)优化处理得到各散射模型的散射能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精细散射模型的极化目标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目标分解模型为:T0=fdTd(θdbl)+fsTs(θodd)+fvTv+fcTc,其中,Td(θdbl)、Ts(θodd)、Tv、Tc分别为精细化的二次散射模型、精细化的奇次散射模型、体散射模型和螺旋散射模型;θdbl、θodd分别为二次散射角和奇次散射角,fd、fs、fv、fc分别表示对应的模型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精细散射模型的极化目标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螺旋散射模型为:
则螺旋散射能量Pc=fc=2|Im(T23)|,其中,fc表示螺旋散射模型的系数,|g|表示取数的绝对值,Im(g)表示取复数的虚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精细散射模型的极化目标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的体散射模型求解过程具体为:
(S51)计算门限值th:
(S52)根据门限值th大小,选取体散射模型集{Tv1,Tv2,Tv3}中的一个模型作为Tv,
当-2dB≤th≤2dB时,
当th<-2dB时,
当th>2dB时,
其中·表示集合平均;
(S53)求解体散射能量Pv,Pv=fv=min(λk),其中fv表示体散射模型系数,λk为方程|T0-λTv|=0的非负解,k=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04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散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协同连续pH灭活液混合系统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