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池单体泄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90000566.0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5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宰;康硕根;柳敬善;金荣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G01M3/36;G01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田野;刘灿强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单体 泄漏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泄漏检测装置和一种电池单体泄漏检测方法。电池单体泄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池单体是否泄漏,并且包括:真空腔室,包括被布置为彼此面对的上腔室和下腔室,电池单体容置空间设置在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使得容置空间被密封,真空腔室在不同于与外部相同的第一压力的受控压力下构成容置空间;真空管阀,流体连接到电池单体容置空间,以在比第一压力低的第二压力下构成容置空间;厚度测量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池单体在第一压力下的真空前厚度和电池单体在第二压力下的真空后厚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泄漏检测装置和一种电池单体泄漏检测方法,其中,可以精确且容易地发现电池单体的外部材料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电池单体泄漏的设备和一种检测电池单体泄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与不可再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通常是可再充电和可放电的。二次电池被用作移动设备、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自行车、不间断电源等的能量源,并且根据应用二次电池的外部设备的种类,以单个电池单体或其中多个电池单体连接并结合在一个单元中的电池组的形式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提供了能够容易且精确地捕获电池单体的外部材料的损坏的用于检测电池单体泄漏的设备和检测电池单体泄漏的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一种用于检测电池单体泄漏以检测电池单体是否泄漏的设备包括:真空腔室,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并且被构造成将容置空间设定为与外部第一压力不同的受控压力,上腔室和下腔室被布置为彼此面对并且为用于电池单体的容置空间提供密封,并且用于电池单体的容置空间位于上腔室与下腔室之间;真空管阀,流体连接到用于电池单体的容置空间,以将容置空间设定为比第一压力小的第二压力;以及厚度测量传感器,被构造为测量电池单体在第一压力下的真空前厚度并且测量电池单体在第二压力下的真空后厚度。
该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被构造为基于真空前厚度与真空后厚度之间的厚度差来确定电池单体是否泄漏。
作为示例,控制器将真空前厚度与真空后厚度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在发生膨胀的电池单体中发生泄漏。
作为示例,控制器将预先设定的参考值与所述厚度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在测量到超过所述参考值的所述厚度差的电池单体中发生泄漏。
作为示例,该设备还可以包括: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管阀,被构造为从用于电池单体的容置空间的内部抽吸内部气体;以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传感器,布置在内部气体的抽吸流动路径上,以测量来自所抽吸的内部气体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
作为示例,该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被构造为对从厚度测量传感器发送的关于真空前厚度和真空后厚度的信息以及从TVOC传感器发送的关于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的信息进行综合,以确定电池单体是否泄漏。
作为示例,该设备还可以包括破坏管阀,破坏管阀被构造为将用于电池单体的容置空间设定为比第二压力高的第三压力,其中,TVOC管阀可以提供比第三压力低的负压,以从被设定为第三压力的容置空间的内部强制抽吸内部气体。
作为示例,容置空间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并且真空管阀、TVOC管阀和破坏管阀可以布置上腔室的位于所述多个容置空间之间的位置中,流体连接到所述多个容置空间,并且可以设定由所述多个容置空间共享的压力。
作为示例,厚度测量传感器可以被设置在上腔室的面对容置空间的位置处,并且被布置为面对容置空间内部的电池单体。
作为示例,厚度测量传感器是非接触型涡流传感器,其中,绝缘块可以组装在上腔室中,绝缘块围绕厚度测量传感器并使厚度测量传感器绝缘。
厚度测量传感器可以被设置为多个,以分别与容置空间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90000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