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80102995.3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0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赛巴斯钦.华格纳;乌莫.萨利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0 | 分类号: | H04W72/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坚怡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传输 技术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基站(gNB)与用户设备(UE)组(UE1‑UE4)之间的无线传输方法。基站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组发送(102)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消息组。所述消息组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组,用来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至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被调度到在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上接收数据传输。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上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组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103)第一数据传输。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上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组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103)第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和第二数据传输是空间复用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第三代(3G)移动电话标准和技术已广为人知。这种3G标准和技术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制定的。第三代无线通信普遍用于支持宏小区移动电话通信,并不断发展。通信系统和网络已经向宽带和移动系统发展。
在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E)通过无线链路与无线接入网(RAN)连接。RAN包括一组基站,以及一个接通核心网(CN)的接口。所述基站为位于基站所覆盖的小区中的UE提供无线链路。所述CN提供整体的网络控制。容易理解的,所述RAN和CN各自执行于整体网络有关的功能。为方便起见,本申请中将使用术语“蜂窝网络”来指代RAN与CN的组合。可以理解的是,该术语用于指代执行所公开功能的各自系统。
3GPP开发了所谓的长期演进(LTE)系统,即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领土无线电接入网(E-UTRAN)。所述LTE用于实现一种移动接入网,其中一个或多各宏小区由称为eNodeB或eNB(演进的NodeB)的基站支持。最近,LTE正进一步向所谓的5G或NR(新无线电)系统发展,其中一个或多个小区由称为gNB的基站支持。NR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物理传输格式。
5G系统的一个目的是:通过允许大量不同类型的设备接入5G网络,例如每平方公里100万个连接,来支持超连接性。因此,一个5G小区可能为数千个UE服务。此外,还可以预见,将出现多层布局。其中,宏蜂窝可能提供覆盖,小蜂窝提供高吞吐量。为了保证每个设备的最低服务质量(QoS),gNB必须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输和接收每个设备的数据。然而,在有限的时频资源下很难实现这种QoS。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的大多数传输都需要向UE发出控制信息的信令,以便指示利用哪种时频资源进行接收或传输。
实现所述超连接性的一个解决方案是通过创建载波频率在毫米波频段(30GHz至300GHz)的小型小区。在这些较高的频段中,有更多的频谱可用。因此,有更多的资源可用于控制信令,而这些资源又可以被用来为更多的UE服务。然而,用户数量的增长速度可能大于额外资源的增长速度。因此,支持众多的低功率设备是一个挑战。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将相同的时频资源分配给多个用户。这种传输方案被称为多用户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MU-MIMO)。用户之间的干扰可以在gNB上通过适当的预编码来缓解,并在UE上通过干扰消除来缓解。该方案的一个问题是需要找到一组用户,其数据接收和信道条件允许应用MU-MIMO。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会有更多的机会应用MU-MIMO。因此,MU-MIMO受益于大量连接的用户,被称为MU分集。虽然MU-MIMO通过将多个用户复用在同一时间-频率资源上,具有提高频谱效率的潜力,但仍然需要通过控制信息的传输来安排每个UE的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中的问题之一是控制阻塞。系统可以在数据信道上设有容量以进行数据调度,但在控制信道上没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数据调度。5G系统中的控制信道被称为控制资源集(CORESET)。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进行调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一些概念,这些概念将在之后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不是为了确定本申请的发明主体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是为了确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1029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程序
- 下一篇:快速空中产线测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