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跨越接地平面槽的谐振电路的天线组装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101891.0 | 申请日: | 2019-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6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如弘;马景宏;P·C·陈;H-W·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 主分类号: | H01Q13/10 | 分类号: | H01Q13/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雪娜;陈岚 |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跨越 接地 平面 谐振 电路 天线 组装 | ||
一种天线组装件,包括接地平面、辐射体和谐振电路。接地平面具有带开口端的槽。辐射体跨越槽并且具有被配置成以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辐射电磁能量的形状。谐振电路与辐射体并联地跨越槽,并且被定位成比槽的相对端更靠近开口端。
背景技术
包括膝上型和笔记本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计算设备和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通常包括无线网络连接能力。例如,这样的设备可以具有无线局域网(WLAN)能力以使用Wi-Fi技术连接到像因特网的网络。WLAN能力准许电子设备在多个频带上进行通信,诸如2.4千兆赫(GHz)和5GHz频带。具有这些和其它类型的无线网络连接能力的电子设备包括天线,其通常是内部天线,设备通过其无线地发射和接收数据。
附图说明
图1A是包括谐振电路的一个示例性端部开口的槽天线组装件的俯视图。图1B是该示例性天线组装件的接地平面的俯视图。图1C是该示例性天线组装件的侧视图。
图2A和2B是描绘当接地平面中的槽的开口端分别未被外部导电元件覆盖和被外部导电元件覆盖时,与包括谐振电路的一个示例性端部开口的槽天线组装件的接地平面有关的第一频率下的示例性无线辐射的俯视图。
图3A和3B是描绘当接地平面中的槽的开口端分别未被外部导电元件覆盖和被外部导电元件覆盖时,与包括谐振电路的一个示例性天线组装件的接地平面有关的第二频率下的示例无线辐射的俯视图。
图4A是与天线组装件的谐振电路相关地对示例性天线组装件的接地平面的槽进行建模的一个示例性电路的图。图4B是一个示例性实现中的示例性电路的图,其中,谐振电路具有并联的电感和电容。
图5是包括谐振电路的一个示例性天线组装件的框图。
图6是包括具有谐振电路的天线组装件的一个示例电子设备的框图,其中,该电子设备的外壳被用作该天线组装件的接地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背景技术部分中所描述的,电子设备通常包括无线网络连接能力,诸如WLAN能力,通过这种能力,设备经由内部天线在多个频带(诸如2.4千兆赫(GHz)和5GHz频带)上无线地发射和接收数据。膝上型和笔记本计算机、智能电话和平板计算设备以及其它类型的电子设备可以采用与其外壳集成的端部开口的槽天线。在端部开口的槽天线中,辐射体跨越接地平面内的端部开口的槽。电子设备的外壳因此可以用作接地平面,其中,在外壳内形成端部开口的槽。
一种电子设备使用其端部开口的槽天线以指定的发射功率无线地发射数据。通常,施加到天线的发射功率越高,从天线发出的所得到的无线信号就越强。管理机构在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的基础上管理着不同频带的最大发射功率,以最小化与使用相同频带的其他设备的干扰,并且即使当设备被置于靠近终端用户的身体达延长的时间段时也会维持用户安全。
对于在人群附近使用的电子设备,包含膝上型和笔记本计算机和平板计算设备,且尤其是智能电话,另一问题在控制设备可驱动其端部开口的槽天线的最大发射功率方面开始起作用。这个问题是外部比吸收率(SAR),其是当暴露于射频(RF)电磁场时能量被人体吸收的速率的度量。集成在电子设备的外壳内的端部开口的槽天线可能会导致超过管理规定最大值的外部SAR,特别是当在无线发射期间握持着或操纵着外壳时,如智能电话和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的情况通常是这样。
例如,用户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握持具有端部开口的槽天线的电子设备,即他或她通过将手指或身体的另一部分放置在抵靠槽的开口端而与槽的开口端接触。人体的导电特性继而可以有效地使天线针对某个或某些频带以闭合槽模式而不是开口槽模式工作。针对这种频带出现最大辐射的空间位置相应地朝向现在有效闭合的槽端移动,从而增加了外部SAR。为了缓解这个问题,通常降低无线地发射数据的发射功率,但是这是有问题的,因为无线性能会在范围、速度或两者上降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未经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101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通信系统中启用用户面业务分类的节点和方法
- 下一篇: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