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耳咽管功能不全的耳咽管内植入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99858.9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4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曹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JKYM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F11/20 | 分类号: | A61F11/20;A61F2/86;A61F2/18;A61L27/06;A61L2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欣 |
地址: | 韩国庆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耳咽管 功能 不全 耳咽管内 植入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耳咽管功能不全的耳咽管内植入支架,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治疗耳咽管功能不全的耳咽管内植入支架的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控制部,所述压力控制部堵塞耳咽管并根据前后的压力差而开闭,以控制耳咽管内压力;以及耳咽管扩张部,所述耳咽管扩张部连接于压力控制部而形成,形成使流体沿耳咽管的前后方向移动的贯通的中空,植入于耳咽管内,通过沿着耳咽管的径向变形而使耳咽管扩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耳咽管功能不全的耳咽管内植入支架,更详细地,涉及一种能够治疗耳咽管狭窄症或耳咽管开放症的用于治疗耳咽管功能不全的耳咽管内植入支架。
背景技术
咽鼓管(Eustachian tube)也称为耳咽管,是3cm~4cm长的管,从中耳内部空间下方开始延伸至鼻腔后部的鼻咽部。管上侧被狭窄的骨骼包围,内腔向下侧越来越宽并变成软骨。内部有细小纤毛,帮助中耳分泌物排出到鼻咽部。由于儿童的耳咽管是水平的且长度较短,因而细菌或病毒容易沿中耳进入而引发感染。耳咽管的长度随着生长而变长并发生倾斜,粘液和异物质比较容易排出,从而减小感染的风险。
参照图1,更详细说明这种耳咽管的功能。
耳咽管连接鼓膜内侧(中耳腔)与鼻咽部(鼻腔、咽腔),通过开闭耳咽管而调节中耳腔与外部之间的压力。如图1的(a)所示,如果耳咽管堵塞,则鼓膜外侧大气压比中耳的压力相对增大,鼓膜因压力差而向中耳腔内侧凹陷。相反,如图1的(b)所示,如果耳咽管打开,则中耳的压力与鼓膜外侧大气压实现平衡。
耳咽管在平时通常是关闭的,而当吞咽口水或打哈欠时打开,发挥使中耳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同而实现平衡的功能。特别是乘坐飞机时耳朵疼痛,这是因为耳咽管无法正常发挥其功能(不打开),以鼓膜为中心的外耳道与中耳腔的气压差导致鼓膜失去均衡。可是,将耳咽管的中耳换气和压力调节功能因多种原因而下降的情形称为“耳咽管功能障碍”,典型的有耳咽管开放症和耳咽管狭窄症。
耳咽管始终保持打开状态的症状被称为耳咽管开放症。虽然个人感受的痛苦程度是非常主观的,但据说耳咽管开放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症状有耳胀(闷塞感)和呼吸时感到的鼓膜移动、自听(听到自己的声音很大)现象等。其中,自听是本人说话的声音大到难以调节的程度,导致谈话时产生不适感,甚至呼吸时听到呼吸声过大的现象。迄今已知的耳咽管开放症的原因有体重减轻、激素关系、过敏性鼻炎、反流性食管炎、耳道内粘液关系等。
另外,耳咽管始终关闭的症状被称为耳咽管狭窄症。耳咽管狭窄症由于耳咽管始终关闭,导致中耳空间内空气稀薄。因此,其特征是像乘坐飞机时一样感觉发闷,鼓膜凹向内侧。即使本人发出声音,也会感觉恍惚不清,并表现出听力轻微下降。
迄今为止,除了自然治愈之外,这种耳咽管功能障碍尚没有经过研究的治愈方法,主要采取堵住鼻子呼气的Balsalva或吸气(Sniffing)动作,这种动作会诱发鼓膜凹陷等,是不良动作。
这种耳咽管功能障碍也会引起气压性中耳炎和渗出性中耳炎。
乘坐飞机并抵达目的地时,外耳道的大气压逐渐增加。与此相反,鼓膜内侧中耳腔的气压处于相对较低状态。在耳咽管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通过吞咽口水的动作可以自然打开耳咽管。而且,外耳道与中耳腔的压力瞬间实现平衡,而鼓膜保持其位置不变,因而沉闷感瞬间消失,不会有特别的症状。但是,当有耳咽管功能障碍时,中耳腔的压力比外耳道发生相对负压,其体积减小,因而诱发鼓膜凹陷并伴随耳朵疼痛。因此,伴随周边压力急剧变化而发生的中耳炎被称为“气压性中耳炎”,不仅是飞行,从事潜水捕捞工作或水肺潜水的人在深海中会经常体验到这种痛苦。
另外,在不对这种气压性中耳炎进行治疗而频繁复发的情况下,中耳腔持续保持负压状态,导致中耳黏膜肿胀,毛细血管扩张,可能发展为渗出液在中耳腔内聚积的渗出性中耳炎。另外,众所周知,对于耳咽管狭窄症患者,耳咽管被完全堵塞,中耳内聚积的炎症物质无法排出,往往发展成渗出性中耳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KYM株式会社,未经JKYM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9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施工用升降机
- 下一篇:用于传输以太网压缩包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