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用半导体装置、电力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力转换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99503.X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8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浩;山根朋久;曾田真之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L23/36 | 分类号: | H01L23/36;H01L25/07;H01L25/1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鹏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半导体 装置 制造 方法 以及 转换 | ||
1.一种电力用半导体装置,其中,
上述电力用半导体装置具备:
模块部;
树脂绝缘构件,该树脂绝缘构件与上述模块部粘接;
冷却部,该冷却部经由上述树脂绝缘构件而与上述模块部连接;以及
流动防止构件,该流动防止构件被上述模块部和上述冷却部夹持,配置在上述树脂绝缘构件的周围,且比上述树脂绝缘构件容易压缩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其中,
在上述模块部,在比上述树脂绝缘构件靠外周侧的位置设有第一突起部,上述流动防止构件被上述第一突起部和上述冷却部夹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其中,
在上述冷却部,在比上述树脂绝缘构件靠外周侧的位置设有第二突起部,上述流动防止构件被上述第二突起部和上述模块部夹持。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其中,
上述流动防止构件为线材,上述树脂绝缘构件的外周部处的上述线材的交叉部或者连接部处于上述树脂绝缘构件的角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其中,
上述线材设有多个。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其中,
在上述模块部以及上述冷却部中的任一方设有上述流动防止构件定位用的槽。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其中,
在上述流动防止构件的外周侧,在上述模块部以及上述冷却部中的任一方设有流动防止加强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其中,
上述流动防止构件的高度比上述流动防止加强壁的高度高。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其中,
上述树脂绝缘构件在高导热构件中含浸有树脂。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其中,
上述流动防止构件的材料是铝、铟、锡、铝合金、铟合金、锡合金和橡胶中的任一者。
11.一种电力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电力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具备:
模块部形成工序,该模块部形成工序形成模块部;
冷却部形成工序,该冷却部形成工序形成冷却部;
树脂绝缘构件及流动防止构件配置工序,该树脂绝缘构件及流动防止构件配置工序在上述冷却部上配置树脂绝缘构件和流动防止构件,该流动防止构件配置在上述树脂绝缘构件的周围且比上述树脂绝缘构件容易压缩变形;以及
冷却部及模块部粘接工序,该冷却部及模块部粘接工序压缩上述树脂绝缘构件和上述流动防止构件,粘接上述冷却部和上述模块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树脂绝缘构件及流动防止构件配置工序将上述流动防止构件直接接合于上述冷却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树脂绝缘构件及流动防止构件配置工序将上述流动防止构件涂敷于上述冷却部和上述树脂绝缘构件中的任一方。
14.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上述电力转换装置具备:
主转换电路,该主转换电路具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对所输入的电力进行转换并输出;以及
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将控制上述主转换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给上述主转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95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