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潜催化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96316.6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1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白晨艳;陈红宇;T·施密特;余英丰;董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44 | 分类号: | C08F2/44;C08F265/04;C08F265/02;C08F26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徐舒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 ||
一种共聚结晶潜催化剂,包括以下的反应产物:(a)至少一种结晶丙烯酸酯单体;(b)至少一种可共聚催化剂化合物;(c)至少一种引发剂;(d)至少一种链转移剂;(e)任选地至少一种溶剂以提供聚合的潜催化剂组合物;以及制备上述潜催化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催化剂;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可用于各种可固化制剂的共聚结晶聚合物潜催化剂。
背景技术
出于简化处理的目的,热固性树脂和其他可固化组合物或制剂要求在普通操作温度下具有储存稳定性,并且先前已经为此目的开发了各种潜催化剂。一般来说,潜催化剂意味着在通常的操作温度(例如环境温度,即25℃)下具有优异的储存稳定性的催化剂。具有优异储存稳定性的潜催化剂在通常的操作低温下不会表现出其催化活性(不会促进固化或变得有活性),直到被加热到高于操作温度的温度。因此,催化剂在高温加热时具有催化活性。潜催化剂用于制剂中以提高制剂的储存稳定性(也称为储存期或适用期)。然而,还期望提供具有优异固化性的制剂,使得当潜催化剂被活化以固化时,制剂将以较快固化速度固化。
制造适用于各种制剂以促进制剂中各组分反应的潜催化剂的方法是已知的。例如,用于制造潜催化剂的已知现有技术工艺尤其包括例如催化剂封装法;光引发催化剂法;封闭催化剂法;包括与配体键合的锡化合物的催化剂方法;以及使用与锌、有机铅、铅盐、胺或酸反应的反应性组分,例如锡化合物的各种方法。
但一般来说,上述已知的现有技术的潜催化剂制造方法遭遇一个或多个问题,这些问题阻止这些已知方法制造提供具有长适用期和快速固化速度的制剂的潜催化剂。例如,包封的催化剂基本上与反应性组分分离,直到对催化剂施加足够的压力以从封装中释放催化剂。在一些热活化催化剂方法中,活化温度太高(例如80摄氏度[℃]至140℃)而不能加速固化;或者反应太复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潜催化剂,其提供具有长适用期和快速固化速度而没有现有技术遇到的问题的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使用共聚方法制备的潜催化剂,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催化剂接枝到结晶聚合物主链中以形成催化剂接枝的结晶聚合物潜催化剂组合物。然后可以将接枝的潜催化剂添加到可固化的制剂或组合物中。在低于结晶聚合物熔点的可固化制剂的第一操作温度期间,接枝聚合物潜催化剂保持无活性(失活)。此后,当可固化制剂经受高于结晶聚合物熔点的第二固化温度(即高于操作温度的温度)时,催化剂被活化(即催化剂在温度升高到固化条件时被加热活化),然后加速可固化制剂中各组分之间的反应以进行固化。在潜催化剂在第一操作温度下保持失活期间,有利地没有观察到对可固化制剂的适用期的显著损害。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聚结晶潜催化剂,其包括以下的反应产物:(a)至少一种结晶单体化合物,例如结晶丙烯酸酯单体,例如形成结晶聚合物的结晶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例如,可以从Scientific Polymer获得的18AA);(b)至少一种可共聚催化剂,例如含锡的潜催化剂化合物,例如顺丁烯二酸二丁基锡(DBTM),其可接枝到结晶聚合物主链上形成催化剂接枝的结晶聚合物潜催化剂;(c)至少一种引发剂,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以及(d)至少一种链转移剂,例如十二烷基硫醇(DD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催化剂可以包括至少一种溶剂,如甲苯作为组分(e)。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制造上述共聚结晶潜催化剂的方法。例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制备共聚结晶潜催化剂的工艺或方法涉及用于将可共聚催化剂,例如含锡的潜催化剂化合物(例如DBTM)与结晶聚合物,例如结晶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例如18AA)聚合以将催化剂固定到结晶聚合物上的共聚方法;且因此形成催化剂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本发明的共聚方法形成例如以下流程(I)中所示结构的催化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6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终端
- 下一篇:在线水硬度传感器和软水器控制系统